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竹寄李广·其二》
《题竹寄李广·其二》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劲节虚心碧玉竿,凌霜傲雪拂云端。

纤尘不到清阴下,最称溪南隐者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拂云(fú yún)的意思:拂云是指轻轻触摸云彩,比喻能力高超或者成就非凡。

劲节(jìn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精神饱满,有活力和力量。

凌霜(líng shuāng)的意思:凌霜指的是能够在严寒的冬天中忍受住寒冷,继续前行的意志和毅力。

纤尘(xiān chén)的意思:纤尘指非常细小的尘土,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鉴赏

这首诗以“题竹寄李广(其二)”为题,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诗中描绘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形象,表达了对竹子品格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寄寓。

首句“劲节虚心碧玉竿”,以“碧玉竿”比喻竹子,既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翠绿色泽,又暗喻其坚贞不屈的品质。这里的“劲节”不仅指竹子的挺拔之姿,也象征着诗人所赞美的坚韧精神。“虚心”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谦逊内敛的特质,与后文的“清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次句“凌霜傲雪拂云端”,通过“凌霜”、“傲雪”两个词组,生动展现了竹子在严冬季节依然挺立的姿态,不畏严寒,不屈不挠。而“拂云端”则进一步夸张了竹子的高度和气势,使其形象更加高大、超凡脱俗。

第三句“纤尘不到清阴下”,将竹林的环境描绘得极为清幽,暗示了竹子生长的环境纯净无染,同时也象征着竹子品格的高洁。这里的“纤尘”不仅指微小的灰尘,更寓意着世俗的纷扰和尘世的污浊,而“清阴”则代表了竹林中的宁静与清凉,是诗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

最后一句“最称溪南隐者看”,点明了诗的主题——向隐居溪南的友人李广寄寓此诗。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品格,表达了对李广高洁志趣的认同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这句话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形象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坚韧高洁的品格,还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溯府江而西山青水碧应接不暇得诗四首·其一

飞濑荡遥空,洗出青山骨。

白波卷春雪,潋滟争流月。

鱼床枕绿渊,水马出复没。

古岸寂无人,溪风梳石发。

(0)

水帘洞

洞口石累累,泉声天半悲。

练花朝日映,玉屑秋风吹。

初疑银汉泻,忽讶珠帘垂。

飞湍驾木末,游鱼挂花枝。

悬崖结石髓,荡溪成瑶池。

清波锦云蘸,碧色瑶草滋。

寄言诸仙女,何当来照眉。

(0)

玉女峰

玉女峰头望,秋林带夕曛。

几时来化石,何处去为云。

宝靥山花掩,碧箫松籁分。

人传环佩响,时自月中闻。

(0)

始渡罗阳水历诸峰

夙龄慕名山,心常恋仙阙。

及此释尘鞅,清秋驾言发。

沿溪行必尽,陟岭力务竭。

飞泉既汹涌,连峰复嵂崒。

槎枒石门邃,欹侧苔径滑。

花明逢洞口,木落见山骨。

谷静猿啸悲,云深飞鸟没。

优哉山水都,信矣仙灵窟。

餐彼岭上霞,弄此松下月。

灵襟日潇洒,坐见生绿发。

寄谢赏心人,毋令蕙草歇。

(0)

采莲曲四首·其三

花前相见即相呼,日暮连舟渡碧湖。

含笑问郎何处住,西来能过妾家无。

(0)

都督王公阅兵海上歌·其四

虎门诸部捷如飞,日暮横江试铁衣。

弦响乍闻侦候报,前锋川口射鲸归。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