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细霜还重,风停叶自投。
- 注释
- 书:阅读。
懒:懒散。
聊:略微。
遮:遮挡。
眼:眼睛。
诗:诗歌。
穷:穷尽,才华枯竭。
掉头:放弃。
寒醒:寒冷中醒来。
非:不是。
薄醉:微醉。
奈何:如何,无可奈何。
愁:忧愁。
火细:火焰微弱。
霜还重:霜雪更重。
风停:风停下来。
叶自投:树叶自己落下。
半生:大半辈子。
灾疾:困厄疾病。
谁遣:谁能派遣。
未休休:不停止,无休无止。
- 翻译
- 懒得读书遮住眼睛,诗才枯竭只能放弃。
寒冷中醒来并非不想睡,微醉却无法排解心中的忧愁。
火焰微弱,霜雪更重,风停后树叶自行飘落。
在半生的困厄疾病中,又有谁能让我停止这无尽的忧虑呢?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寂寞中寻求创作灵感,同时又感到身心交瘁的诗句。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极为丰富,体现了作者杨万里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书懒聊遮眼”一句,通过将诗人对书籍的依赖与疲惫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创作不易。"诗穷只掉头"则表现出诗人在灵感枯竭时的无奈和无助。
“寒醒非不睡”、“薄醉奈何愁”两句,表明诗人虽然清醒但又困倦,虽有饮酒之举却难以驱散心中的忧愁。这里的“冷清”与“微醺”,既是对环境和感官体验的细腻描写,也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火细霜还重,风停叶自投”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萧索的情境。"火细"与"霜重"相对,既形象地展现了寒冷的季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沉重。
“半生灾疾里,谁遣未休休”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遭遇和内心感受。在历经半生的风霜之后,诗人仍然在问询,为何命运不予以片刻的安宁。"灾疾"指代了种种磨难与苦楚,而"未休休"则是对生命中无法得到彻底休息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位宋代文学大家在创作与生活中的挣扎和思考,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心灵风景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其一水后
昨朝晴,今朝雨。渺莽遽如许。
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
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剪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
勃窣荷衣,堕泪少乾土。
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金缕曲·其六寿陈静山
昨醉君家酒。从今十万八千场,未疏老友。
人道水仙标格俊,不许梅花殿后。
但赢得、一年年瘦。
迤逦聚星楼上雪,待天风、浩荡重携手。
酌君酒,献君寿。年前春入燕台柳。
看联翩、四辈金鞭,长楸承受。
岂有中朝瓯覆久,更落闽山海口。
端自有、玉堂金斗。
我喜明年申又酉,但乞浆、所得皆醇酎。
拚醉里,送行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