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二门(èr mén)的意思:指两个门,比喻两个选择或两种可能性。
了知(le zhī)的意思:了解、知道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仙山(xiān shān)的意思:指仙境或仙人居住的山岳。也比喻幻境或理想境界。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异时(yì shí)的意思:不同时期;不同的时间。
瞻仰(zhān yǎng)的意思:恭敬地观看或参观,表示对尊敬或崇拜之情。
知通(zhī tōng)的意思:知道并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不二门(bù èr mén)的意思:指无可比拟、独一无二的门道或技艺。
- 翻译
- 在那修行的仙山之中,我领悟了通达生死的佛法。
过去我是另一个人,如今我们相对静默无声。
这就是不二法门,自然唤起我仰望的敬意。
- 注释
- 仙山:指修行的圣地或隐居之处。
禅处:修行禅定的地方。
了知:明白、领悟。
通李释:通达生死之理,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生死观。
昔:过去。
异时人:不同时间的人,这里指过去的自己。
相对寂:相互之间静默无言。
不二门:佛教术语,指直接体悟真理,不分内外、彼此的境界。
自生:自然而然产生。
瞻仰:仰望、尊敬。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涛的《游烂柯山》之四,表现了诗人在仙山习禅,追求心灵境界的平静与超脱。诗中“了知通李释”表明诗人已经领悟到了佛家的真谛,其中“通”字有透彻理解之意,“李释”代指佛教,即佛陀的教诲。“昔作异时人,今成相对寂”则是说过去与现在不同,现在能在这片静寂中与自然对话,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和融合。
“便是不二门,自生瞻仰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不二法门”的体悟,这是一种超越世俗对立思维的境界。在这里,“自生瞻仰意”意味着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仰望之心,是对更高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洁淡远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与超越物我之境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佛学、道家思想的融会贯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徐碧岩桃溪自在图
蕉阳之西,村庄幽沃。云峰崔巍,烟林葱郁。
碧桃千树,绕溪之澳。堤夹绿阴,岩悬飞瀑。
绣陌交通,古道蟠屈。十里桑麻,声闻碌碡。
西邻可沽,村醪乍熟。东沼可脍,游鳞潜跃。
或叟或童,为樵为牧。斧斤丁丁,响答岩谷。
依山为庐,临水结屋。中有幽人,志在邱壑。
案横瑶琴,架拥牙轴。扫地焚香,侍者如玉。
清风有情,明月不速。春日迟迟,草堂睡足。
啸傲羲皇,超尘绝俗。优哉游哉,何荣何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