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谒 真 直 院 杨 花 满 路 口 占 一 绝 见 直 院 诵 之 宋 /汪 莘 三 月 天 寒 尚 腊 衣 ,钱 塘 游 子 叹 斜 晖 。柳 间 苏 小 无 由 见 ,惹 得 杨 花 满 袖 归 。
- 注释
-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
天寒:天气寒冷。
尚:仍然。
腊衣:冬天的衣物。
钱塘:古代地名,今杭州。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叹:感叹。
斜晖:夕阳。
柳间:柳树丛中。
苏小:指代美女,这里可能暗指杭州的歌妓或名妓苏小小。
无由:没有机会。
见:见到。
惹得:引起,导致。
杨花:柳絮。
满袖:满袖子。
归:回家。
- 翻译
- 三月的天气依然寒冷,穿着冬天的衣服,
钱塘江边的游子感叹夕阳西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三月春寒尚存的景象,诗人身着厚重的衣物在钱塘游玩,却感叹日光斜弱。柳树间隐藏着苏小的影踪,但又无从寻觅。这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无奈,不仅让人心生感慨,更是在杨花纷飞中,满袖带归,显得分外珍贵。
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三月天寒尚腊衣"表达了季节的转换与气候的冷暖之交,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春日里那份凉爽而微冷的感觉。而"钱塘游子叹斜晖"则透露出诗人的心境,似乎在感慨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短暂。
柳树常与离别相连,此处"柳间苏小无由见"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向往。"惹得杨花满袖归"这一句,则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相连,通过对美好的珍视和带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春日里独特情调的抒情小品,它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转换与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馀春慢.立夏前一日竹逸招同云臣修承红友天石惠文补仲云涛放庵二上人赏紫牡丹用宋鲁逸仲原韵
飞絮年光,脱绵时节,绿遍裙腰芳草。
雒阳贵籍,紫府真妃,脸晕露华春晓。
记得年前种时,一朵矫柔,问年犹小。
自画堂养就,芳姿渐长,閒愁不少。
蓦听得、杜宇催归,浓春将谢,先自替花烦恼。
排当檀板,料理金樽,花径夜来频扫。
追想开元旧游,玉笛宁王,琵琶贺老。
只日斜客散,满栏姹紫,剩游蜂绕。
念奴娇.咏陆云士万年冰扇坠
长安六月,玉河桥柳下,凉冰争卖。
铜碗擎来高十丈,只是炎熇难耐。
忽见风前,水晶坠子,人意先潇洒。
飕飗满院,似闻何处清籁。
传道太华莲西,尧年古雪,结此玲珑块。
磨却千场閒岁月,冷看人间成败。
桂窟蟾精,松根虎珀,凛冽还堪赛。
更谁偷嵌,几丛藻荇横黛。
念奴娇.开元寺纳凉听客话闯贼破城旧事
夜凉水寺,有白头閒话,傍蜗牛屋。
说起黄巾初入洛,正值中原百六。
万马俱瘖,孤城欲没,杀气腾原陆。
鬼谋人社,啾啾市上歌哭。
语久呜咽难胜,向戍楼借取,四条弦续。
不见女墙纯铁色,恨血至今犹绿。
落日黄河,老鸦白项,啄尽贤豪肉。
休论往事,碧天今夜新沐。
满庭芳.中元节途次蒙阴追悼亡女
庾氏苟娘,左家娇女,慰情谁道非男。
铭椒颂菊,略涉也粗谙。
每岁因爷作客,恒归伴、阿母香奁。
天涯信,灯花蟢子,频向紫姑占。江淹。
何限恨,半生婚嫁,怨极愁添。
只今朝五岳,敢诩幽探。
惆怅中元令节,家山事、梵呗庄严。
蒙阴畔,两行红泪,寄不到江南。
祝英台近.舟夜闻箫
水烟昏,塘月午,欸乃乱更鼓。
飒沓空樯,浪急打枫树。
恰逢羁客停船,谁家楼上,忽飘堕、箫声一缕。
泪如雨。对此万里清光,旧家在何处。
人世何声,更似此凄苦。
依稀记宿江州,芦汀蓼渚,有十万、夜猿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