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漕五十万,潦区供炊饪。
宁辞济舆讥,庶救转壑凛。
倍数(bèi shù)的意思:倍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表示一个数量相对于另一个数量的比例关系。
常例(cháng lì)的意思:指常常发生的事情或常见的情况。
冬令(dōng lìng)的意思:冬天的时候
饥馑(jī jǐn)的意思:饥馑指的是饥饿和饥荒,是指人们因长时间缺乏食物而导致的饥饿状态。
荐臻(jiàn zhēn)的意思:推荐优秀人才或珍贵的品质。
救转(jiù zhuǎn)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挽救危局,扭转局势。
连岁(lián suì)的意思:连续多年,年复一年
良方(liáng fāng)的意思:良好的方法或办法,能够解决问题或带来好结果的方案。
忸怩(niǔ ní)的意思:形容因尴尬或害羞而不知所措的样子。
勤恁(qín nèn)的意思:勤劳勉力
侍史(shì shǐ)的意思:指侍奉官吏,为官员提供帮助和服务。
实切(shí qiē)的意思:真实而具体。
时体(shí tǐ)的意思:指时代的风尚和人们的行为举止。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岁荐(suì jiàn)的意思:指年岁渐长,人们的才华和品德逐渐显露出来。
体察(tǐ chá)的意思:观察、察觉事物的细微之处,理解他人的心情和需要。
五城(wǔ chéng)的意思:指围绕中心城市而建的四个附属城市,形容城市规模庞大,繁荣昌盛。
宪臣(xiàn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国家法律和宪法,尽职尽责的官员。
宣命(xuān mìng)的意思:宣布命令或颁发圣旨
赈粥(zhèn zhōu)的意思:赈济贫困、救济饥民。
昨年(zuó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降旨添设五城粥厂诗以志事》。诗中表达了对连年水灾导致百姓饥荒的深切忧虑和对灾民的同情。乾隆皇帝下令增加五城的粥厂供应,以救济饥民,并强调了官员们应勤勉体察民情,不辞辛劳地执行赈济工作。诗中流露出对灾民生活的关怀,以及对官员们在执行赈济任务时应秉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宣命倍数施”、“远村计口廪”等表述,展现了朝廷对灾民的慷慨援助和细致安排。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古代君主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与解决之道,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皇权与仁政相结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