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刍父上巳日同游朱园四首·其三》
《次韵刍父上巳日同游朱园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饮散墦间祭肉残,林深终日幽兰

重来野客朱邢我,坐久摩挲马柱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祭肉(jì ròu)的意思:用于形容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牺牲或献出财物。

马柱(mǎ zhù)的意思:指作为标志物的柱子,用来指示方向或标识位置。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幽兰(yōu lá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清雅、高洁的环境中成长,保持纯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气质。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注释
饮散:酒席结束。
墦间:坟墓之间。
祭肉:祭祀用的肉。
残:剩余。
林深:树林深远。
幽兰:幽静的兰花。
重来:再次回来。
野客:野外的客人。
朱邢:可能是人名或地名。
摩挲:抚摸。
马柱:马的柱子,可能指马鞍的一部分。
翻译
酒席散后坟头祭品残余,林深处整天只有幽兰陪伴。
再次来访,野客朱邢与我相逢,长久静坐,抚摸着马柱细细观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自然亲近的情感。"饮散墦间祭肉残"中,“墦”指的是野外的小丘或土墩,这里用来指代一个隐蔽的自然空间,而“祭肉残”则表明诗人在这个静谧之地进行了简单的祭奠,留下了一些食物残渣。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细微之物的珍视。

"林深终日闭幽兰"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片林地的寂静与美丽。“幽兰”通常指的是生长在深山或幽僻之处的兰花,这里借以形容诗人所处环境的清雅脱俗。

接下来的两句“重来野客朱邢我,坐久摩挲马柱看”,则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野客”指的是行走在野外的人,这里代指诗人自己;“朱邢”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但这里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再次到访和深厚的情感。"坐久摩挲马柱看"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悠闲与对周遭环境的细心观察,仿佛能从中捕捉到时间流逝的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远离喧嚣、能够静心思考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放慢脚步,感受生命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清明后二日与鸣治约访王仁辅于大德观阻雨寄鸣治集句

清明几处有新烟,独向檐床看雨眠。

忽有好诗生眼底,暂留欢赏寄春前。

壶觞须就陶彭泽,直伴难呼孟浩然。

何用别寻方外去,庾家楼在斗牛边。

(0)

回文诗

秋天一望怨衣单,露满砧声草径寒。

楼暗树深烟入幕,月依人静夜凭阑。

悠悠凤管吹风冷,渺渺鸿书带影残。

愁织锦成添泪眼,浮云尽处梦君看。

(0)

山居诗·其四

半夜草鸣枯壁,六时云拥绳床。

形影自为支许,土风别是羲黄。

(0)

梦游仙诗·其三

翩翩鹤羽拂重云,仙乐嘈嘈世未闻。

一虎借骑何处去,定应月下访茅君。

(0)

夜行潭上

四更山月吐清涟,人在花林未肯眠。

寂寂一峰寒插水,雁声飞过放鱼船。

(0)

宿石公涧中

小阁久留高士卧,鹿皮梦破石床苔。

半林曙色生严牖,山鸟不来山雨来。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