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毕世(bì shì)的意思:毕生,一生。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当道(dāng dào)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当前处于主导地位或盛行的状态。
法莲(fǎ lián)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心地纯净,不受外界诱惑和污染。
开眼(kāi yǎn)的意思:指眼界开阔,看到新的事物或认识到新的道理。
连拳(lián quán)的意思:连续出拳,形容行动迅猛有力。
披缁(pī zī)的意思:指人的头发或胡须长而黑。
蒲鞭(pú biān)的意思:指严厉的惩罚或鞭打。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兴情(xīng qíng)的意思:兴奋的情绪;激动的心情。
须是(xū shì)的意思:必须是,必须是如此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有门(yǒu mén)的意思:指有门槛或限制,不是随便进入或参与的。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开眼界(kāi yǎn jiè)的意思:拓宽视野,增加见识
大开眼界(dà kāi yǎn jiè)的意思:指通过新的经历或见识使人对世界、事物有了更广阔、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 鉴赏
这首诗《答楚儿》由唐代诗人郑昌图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与法律的深刻见解。
首句“大开眼界莫言冤”,诗人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世间之事,认为不应轻易言说冤屈,暗示了对公正与理解的重视。接着,“毕世甘他也是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与因果关系的认同,认为即使一生中遭遇不幸或苦难,也是命运安排的一部分,值得接受和面对。
“无计不烦乾偃蹇,有门须是疾连拳”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与方法。无论遇到何种困境,都应坚韧不拔,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而当有途径可循时,则需迅速行动,抓住机会。
“据论当道加严棰,便合披缁念《法莲》”则涉及道德与法律的主题。诗人主张在处理问题时应遵循正义与法律,同时强调了内心的道德修养,提倡通过学习佛法来净化心灵,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最后,“如此兴情殊不减,始知昨日是蒲鞭”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即使经历了种种考验,内心的激情与热情并未减退,这使他意识到,过去的“蒲鞭”(象征性的轻罚)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教诲与成长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道德、法律与内心修养的重视,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