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流浪(liú làng)的意思:形容失去家园或固定居所,四处漂泊无依。
门人(mén rén)的意思:指拜师学艺的学生或门徒。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吐吞(tǔ tūn)的意思:吞吐不定、犹豫不决
湍流(tuān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急速、汹涌澎湃的样子。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倚风(yǐ fēng)的意思:指人或物倚靠在风中,形容人或事物依赖别人或外部条件才能存在或发展。
竹叶(zhú yè)的意思:指隐居谦逊之人,比喻低调而有才华的人。
滋繁(zī fán)的意思:指事物繁多、茂盛。
- 注释
- 倚风:晚风。
修竹:高大的竹子。
叶滋繁:叶子繁茂。
穿石:穿过石头。
吐吞:水流时进时退。
薄暮:傍晚。
柴门:简陋的木门。
人影寂:人的影子静寂无声。
晓风:早晨的风。
烟树:笼罩在雾气中的树木。
鸟鸣喧:鸟儿鸣叫热闹。
- 翻译
- 晚风吹拂,修长的竹叶更加繁茂
溪流穿过石头,水声时而涌出,时而回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寂中有声的山行画面。首句"倚风修竹叶滋繁",通过写修长的竹子在风中摇曳,叶子繁茂,展现了山间清新的自然风貌。次句"穿石湍流浪吐吞",则以溪水穿石而流,时急时缓,形象地刻画了山间溪流的生动景象。
"薄暮柴门人影寂",傍晚时分,诗人独行山径,柴门之外,人迹罕至,显得静谧而孤寂。最后一句"晓风烟树鸟鸣喧",转而描绘早晨的景色,微风吹过,炊烟袅袅,伴随着鸟儿的欢快鸣叫,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整体来看,袁说友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描绘竹叶、溪流、人影和鸟鸣,展现了山行中的自然之美与生活气息,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