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剧但埋土,声幽难放哀。
不闻搴蓬事,何必深悲哉。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愁绪(chóu xù)的意思:指忧愁的心情和思绪。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古春(gǔ chūn)的意思:指古代时期的春天,也用来形容人年轻时的容貌和精神状态。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枯根(kū gēn)的意思:指事物没有根基或基础,容易衰败或垮掉。
六藏(liù cáng)的意思:指人才卓越,学识渊博,内心充实。
侵夜(qīn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分侵犯他人的财物或权益。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夜台(yè tái)的意思:夜晚的台阶,比喻权力高层的行为或决策。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追和幽独君诗次韵(其二)》。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岁月和生命消逝的哀愁与感慨。
"恨剧但埋土,声幽难放哀。" 这两句表达了深沉的悲痛之情,但只能埋藏于心底,不易倾诉。"声幽"二字特别传神,形象地描绘出那种难以言说的哀伤。
"坟古春自晚,愁绪空崔嵬。" 这里的“坟古”指的是古墓,诗人通过对古墓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消亡的无常感。"愁绪"和"崔�ková"则是对这种情感的进一步渲染。
"白杨老无花,枯根侵夜台。" 这两句通过对白杨树和枯根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力衰退、时光流逝的主题。
"天高有时裂,川去何时回?" 这里诗人借自然景观发问,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双睫不能濡,六藏无可摧。" "双睫"指的是眼眸,"六藏"则是中医术语,指人的五脏六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身体上的不适,是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一种隐喻。
"不闻搴蓬事,何必深悲哉。" 最后一句则是劝诫自己,不要过于沉浸在过去的往事中,要学会放下,让心灵得到释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以及个人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