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求闲》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白首消棋兴”,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以下棋为乐的情景。这里的“白首”不仅指头发变白,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诗人以“消”字,生动地表现了在时光的流逝中,他将个人的喜怒哀乐寄托于棋盘之上,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次句“黄花对酒颜”,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秋日里,面对盛开的菊花,举杯畅饮的场景。菊花在古代诗歌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格,而“黄花”在这里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是诗人内心追求高雅、超脱世俗的一种象征。通过“对酒颜”的描述,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与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寻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后两句“乞骸如可愿,何事利名关”,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功利、追求内心真正愿望的强烈渴望。其中,“乞骸”一词源自古代官员请求退休,这里借用了此意,表达了诗人希望脱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心愿。“何事利名关”则直抒胸臆,质疑为何要被名利所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不满和对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中种种束缚的反思。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普遍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赵紫芝得羌村图拉余与赵山中同赋
中原闻休兵,久客问归路。
穷途倦策蹇,窘步甚脱兔。
小立候柴荆,互闯走儿女。
喜极先蹙頞,思苦旋煦妪。
触绪尽愁态,抚膝见濡慕。
诸邻稚扶老,旨畜各携具。
老瓦勇倒泻,飞觞约深注。
居者诉徵调,归者诉羁旅。
欢呼贺生还,不醉不肯住。
哂乃骊山梦,奇警在团素。
生灵果何罪,此祸竟谁与。
眼明新画轴,心折旧题处。
掩卷续微吟,玉倚亭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