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忽已谢,环堵缅清冬。
理畦晓蔬尽,收果高林空。
六年淮阳客,岁岁风景同。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繁霜(f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繁盛或繁华之后的凋零。
房栊(fáng lóng)的意思:指房屋的梁柱,比喻坚固的支撑物或重要的依靠。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抚事(fǔ shì)的意思:抚慰事物,安抚事态,解决问题。
环堵(huán dǔ)的意思:形容四周狭窄、无法逃脱的局面。
霁雾(jì wù)的意思:指雾气消散,天空明朗的景象。
景同(jǐng tóng)的意思:形容景象相同或相似。
收果(shōu guǒ)的意思:指收获果实,比喻得到相应的回报或成果。
肃气(sù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势凛然,态度庄重,严肃肃穆。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意境,通过对初冬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个人衰老的感慨。
“清商忽已谢,环堵缅清冬。”开篇两句,便以冷淡的色彩铺展出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初冬景象。“清商”指的是清脆的商声,或可理解为秋末冬初时节的特定气氛。商声谢去,意味着季节更迭,时间流转不息。
“今晨起何早,肃气凄房栊。”诗人在这寒冷的早晨醒来,不禁感到一股肃杀之气弥漫于室内。这两句表现了初冬清晨的严寒,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繁霜凛欲结,霁雾迷长空。”这里,“繁霜”形容早晨的霜气浓重而复杂,而“霁雾迷长空”则描绘了天边薄雾弥漫,遮蔽了原本清晰的视野。这两句极富想象力地展现了初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迷茫。
“理畦晓蔬尽,收果高林空。”诗人的目光转向田间和果园,秋收已毕,一片荒凉。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初冬农村的景象,也反映出时间流逝后留下的空寂。
“六年淮阳客,岁岁风景同。”这两句透露了诗人长期漂泊他乡,多年的时光里,每当遇到类似的秋冬之交,他都会感受到一种相同的凄凉和无奈。
最后,“吁嗟吾老矣,抚事思无穷。”诗人发出感慨,自嘲已然步入老年,而对往昔的记忆却仍旧无尽。这个结尾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深切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反映出宋代文人对生命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悟。
壮年投笔去,手提三尺箠。
戎衣才至骭,短剑光陆离。
国士每自许,独赖相公知。
解衣衣我寒,推食充我饥。
心怀犬马报,未有涓埃施。
十年在幕府,徒将文墨持。
前星一夜落,天地黯无辉。
功勋都若梦,部曲各分违。
春草门前绿,空遗枥马嘶。
月痕弓上挂,云影旆犹垂。
霸气风云散,姓名谁复题。
落日将军树,凄凉过客悲。
长哀波浩荡,不尽泪如丝。
张公画龙人不识,笔法远自僧繇得。
挂向高堂神鬼惊,恍忽电光来破壁。
夜当渤澥开笔力,元气淋淫浸无极。
吞吐日月天地昏,摩荡云雷太阴黑。
江翻石转窅莫测,雪涛捲空铜柱侧。
洞庭扶桑非尔谁,颠倒沧溟为窟宅。
乃知前图只数尺,坐令万里起古色。
何当置我君山湖上之高峰,听此老翁吹铁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