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碧落(bì luò)的意思:碧落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蓝天或苍穹。它常用来形容天空的广阔和美丽。
承当(chéng dāng)的意思:承担责任或负荷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多时(duō shí)的意思:指时间长久、时光流转。
凡圣(fán shèng)的意思:指每一个圣人或名人都有不足之处,没有完美的人。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佛祖(fó zǔ)的意思:佛教中的祖师、创始者。
接响(jiē xiǎng)的意思:接连响起。
颟顸(mān hān)的意思:形容人愚笨,思维迟钝。
米粒(mǐ lì)的意思:形容数量少、微不足道。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粟米(sù mǐ)的意思:比喻小事物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谈玄(tán xuán)的意思:指谈论深奥的道理或哲学问题。
田地(tián dì)的意思:田地是指农田或耕地,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
向下(xiàng xià)的意思:指向下、朝下的方向。
向上(xiàng shàng)的意思:朝着高处或更好的方向发展或前进。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一边(yī biān)的意思:表示同时或者同时进行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所作的《偈五十三首》中的第二十九首。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
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棒头取證”、“撒土撒沙”、“喝下承当”等,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修行的过程和境界。通过“向上向下,转见颟顸”、“说妙谈玄,和泥合水”等句子,表达了对禅宗修行中常见误区的警醒与批判。
“这一片田地,分付来多时也”一句,寓意深远,暗示了禅宗修行的长期性和深入性。接下来,“平地欺人,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则强调了修行者应放下一切外在的追求,认识到万物的本质如同微小的粟米,体现了禅宗“空”的哲学思想。
“掉棒打月,佛祖凡圣,拈向一边”则展示了禅宗修行中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超越,无论是佛祖还是凡人,在禅者的视角下都只是暂时的存在,最终应归于“空”。
最后,“红霞穿碧落,白日绕须弥”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禅宗修行者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红霞穿透碧落,象征着修行者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白日绕须弥,则寓意着修行者的心灵达到了宇宙的中心,实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智慧与境界,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真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野田黄雀行
北山豺狼横于虎,南海蛟龙不敢舞。
吁嗟黍苗间,啾啾唧唧相惊喧。
卑栖恐遭网,高飞或被罗。
飞鸣罕得志,饮啄不敢过。
纵使萧条蓬蒿下,不如随风入海化为蛤,飘没沉浮无绝劫。
有时网罗宽,有时豺虎灭。
蛟龙飞腾脱鳞甲落大田仍变雀,天地尔时不卑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