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其二香叶山堂》全文
- 注释
- 文杏花:指文杏树的花朵,可能因其美丽或香气而得名。
叶香:树叶散发出的香气。
古柏:年代久远的大柏树。
虬龙:形容柏树盘曲如龙。
附:依附,紧贴。
俯仰:抬头低头的动作。
自如:自然流畅,不受拘束。
移亭:移动或改变亭子的位置。
应就:应当顺应,配合。
树:指文杏树或古柏。
- 翻译
- 文杏花儿开放,散发出香气,古老的柏树盘曲如龙般依附。
无论是抬头还是低头都难以自然舒展,移动亭子应当依傍着树木。
- 鉴赏
这段诗句出自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的《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中的第二首,名为“香叶山堂”。这几行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远的文化内涵和哲理。
"文杏花叶香"一句,通过对杏树花香的描述,展现出一种淡雅而清新的意境。杏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繁盛,因此这句话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含了生机勃勃和希望的信息。
"古柏虬龙附"则是一个对比的画面,古老的柏树被赋予了龙的形象,体现了一种力量与生命力。这里的“虬龙”通常指的是盘曲如龙的奇石或是云雾中的龙形,这里用来形容柏树,则强调了其坚韧不拔、气势磅礴的特质。
"俯仰难自如,移亭应就树"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这里,“俯仰”指的是低头看地面或抬头望天空的动作,而“难自如”则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简单的举手投足都变得不那么自由随意。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尊重和顺应。最后,“移亭应就树”则显示了诗人为了更好地融入自然景观,甚至愿意改变建筑物的位置来适应当地的地形与植物。
总体来说,这几句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再创造,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