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不 寐 听 雨 宋 /杨 万 里 雨 到 中 霄 寂 不 鸣 ,只 闻 风 拂 树 梢 轻 。瓦 沟 收 拾 残 零 水 ,并 作 檐 间 一 滴 声 。
- 注释
- 雨:下雨。
中宵:深夜。
寂:寂静。
鸣:发出声音。
风:微风。
树梢:树枝的末端。
瓦沟:屋顶瓦片之间的排水槽。
收拾:收集。
残零水:残留的雨水。
檐间:屋檐。
一滴声:一滴一滴的声音。
- 翻译
- 夜深时分雨声渐止,只有微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屋檐上的积水顺着瓦沟流下,汇成了一滴滴响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雨景。"雨到中宵寂不鸣",表明夜深人静,连鸡叫声都没有,只有细微的雨声。这是对夜深人静的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紧接着,"只闻风拂树梢轻",通过对风和树叶摩擦声音的描写,展现了雨夜中自然界的宁静与柔和。这种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环境下的宁静和安详。
"瓦沟收拾残零水"一句,通过对积水在瓦沟中的流动声响的刻画,再次强化了夜晚雨后环境的清晰图景。瓦沟是古代建筑中用来导水的设施,这里指的是屋檐下的排水系统。诗人细致地捕捉到了雨后的积水在这些设施中的流动声,表现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最后一句"并作檐间一滴声"则是对前面描写的进一步深化。檐间即屋檐下方,是收集和导走雨水的地方。一滴声形象地传达了水珠落下的声音,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加强了夜晚雨后环境的静谧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雨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对自然界微小声音的感受和欣赏,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沉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寿陈柱尊,时柱尊在沪
满地江湖,閒情尚寄吴淞棹。
诗清还浥惠山泉,蜡屐梁溪到。风月秋高岸晓。
抱花眠、瞢腾藉草。羲皇入梦,酒国无愁,愁怀知少。
山水因缘,茂陵吟席婵娟照。
故园松菊未归看,暂恋江南好。儿女灯前喜笑。
乐团圞、凤笙绵邈。登高期近,萸盏长春,纤葱整帽。
念奴娇.风雨
春寒犹峭,又连宵殢雨,梨花都落。
小院双扃稀客到,閒了几重珠箔。
燕语巢迟,马嘶檐急,好景成萧索。
何人宜笑,玉笙来煖楼阁。
不道销尽年华,催人头白,算只东风恶。
张绪丰神曾几日,再看全非畴昨。
就使开筵,金盘银脍,已是欢悰薄。
一湖莼菜,更休评及羊酪。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