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燕京城郊的景象与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怀念。首句“蚕熟柔桑更绿”,细腻地展现了春末夏初桑叶成熟,绿意盎然的景象,蚕儿饱食后,桑叶更加翠绿,生机勃勃。次句“莺啼小麦初黄”,则以莺鸟的啼鸣和小麦由青转黄的景象,渲染出春天的生机与变化。
接着,“吃饼且随燕蓟”,诗人似乎在描述自己在燕京的生活,或许是在借吃饼这一日常小事,表达对燕京生活的适应与随遇而安的心态。“且”字透露出一种暂时性或过渡性的意味,暗示诗人可能并不完全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状态。最后,“缲丝空忆荆杨”,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尤其是对荆扬之地(泛指江南地区)缲丝织布的回忆。这不仅是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也可能蕴含着对过去生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环境或状态的某种不满或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当下与过往生活的对比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家乡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州歌头.有客劝予出山者书此答之
客何为者,劝我曳长裾。人所爱,热官耳,顾愁予。
不相如。
君见居官者,苦思虑,劳筋骨,工笑语,勤奔走,乃多誉。
我则异于是矣,体多病、药物长须。
惯科头晏起,懒向府中趋。礼法全疏,古之愚。
兼长扪虱,喜曝背,时强项,或撚须。
诸若此,皆不可,一朝居。爱吾庐。
种豆南山下,几个竹,映芙蕖。
驱山犊,弹野雀,钓江鱼。
况有老妻酿酒,任醉后、拊缶歌呼。
有山公启事,报以绝交书。客且归欤。
梦扬州.客广陵用少游韵
晚潮收。叹隋宫、花月都休。
寒雨芜城,绿杨三月如秋。
市门十里黄埃满,但往来、车马星稠。
红桥畔,青楼底,谁人勾当春愁。追想樊川狎游。
报书记平安,廿四桥头。笑我多情,鬓丝禅榻空留。
纱灯万点归何处,枉断肠、锦瑟帘钩。
平白地,扬州梦醒,恼乱苏州。
念奴娇·其十七赠洪昉思归武林
西泠才子,倦游梁、又整江天飞楫。
记得张灯樽酒夜,名论纷如玉屑。
和寡阳春,词成黄绢,一卷携冰雪。
萧条长铗,张仪曾否存舌。
遥想兵气初销,湖光依旧好,办看山屧。
闭户著书千载事,世态漫论工拙。
谱出新声,双鬟传唱,四座惊奇绝。
子虚赋就,莫教辜负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