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放一瓢来水北,得从诸老过溪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江潭(jiāng tán)的意思:指江河湖泊的水面。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剩有(shèng yǒu)的意思:指剩余的、残存的。
习池(xí chí)的意思:指学习的场所或机构。
潇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姿、气度优雅、自然不做作。
雅谈(yǎ tán)的意思:指高雅的谈话或文雅的言辞。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有秋(yǒu qiū)的意思:指有收获,有所得到。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水边聚会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共谁看水过江潭”,以问句形式开启,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想象那幅静谧的画面:在江边,与友人共同观赏流水潺潺,穿越江潭,那份闲适与宁静跃然纸上。
“剩有秋光入雅谈”一句,将季节的变换与文人的雅趣巧妙结合,秋天的景色成为交谈的话题,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品味。
“又放一瓢来水北,得从诸老过溪南。”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享酒食,畅游山水的情景。一瓢酒,一杯茶,足以让人心旷神怡,与老友一同漫步于溪流之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份自在与惬意,是现代人难以企及的。
接下来,“醉听弄竹风潇飒,坐对归巢鹤两三。”诗人通过听风弄竹,观鹤归巢,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灵动。风声、竹声、鹤鸣,构成了一曲自然的交响乐,让人沉醉其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不是习池多野兴,山公那得屡停骖。”引用了晋代名士山涛(字季伦)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并非刻意追求野趣,而是因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才得以多次驻足欣赏。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是对传统文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雅趣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