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四耒答镈》全文
- 注释
- 我:指代某物或某人。
必:必定,必然。
为人用:被人类利用。
不必:不需要。
于人:对人,针对人。
若:如果。
也:同样。
责:指责,责备。
不耕:不尽职责,不耕耘。
君:您,尊称。
其:应当,可以。
问诸田:询问农田,比喻向实践或自然寻求答案。
- 翻译
- 我注定要为人类所使用,并非为了控制他人。
如果有人质疑我不尽职责,你应当去询问农田。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令的作品,出自《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四)耒答镈》。诗中的两句“我必为人用,不必用于人。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首先,“我必为人用”表明诗人认识到个人的能力和才华应当为社会所用,为他人带来益处。这反映出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紧接着的“不必用于人”则显得有些矛盾,它似乎是在表达,即便是为他人所用,也不能完全被他人的意志所左右,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
下两句“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则是在说,如果有人因为诗人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加以责难,那么就让他们去问那些耕耘于田间的人。这里的“田”既可以指农业生产,也隐喻着广阔的社会和人民。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自信,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有价值的,不必受制于传统观念或他人评价。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使命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也透露出了诗人在面对外界质疑时所保持的自信和坚持。通过这简洁有力的语言,王令传达了一种超越常规、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