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临丹灶寒花疾,坛近清岚夜月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何 道 士 归 山 唐 /张 乔 身 非 绝 粒 本 清 羸 ,束 挂 仙 经 杖 一 枝 。落 叶 独 寻 流 水 去 ,深 山 长 与 白 云 期 。树 临 丹 灶 寒 花 疾 ,坛 近 清 岚 夜 月 迟 。樵 客 若 能 随 洞 里 ,回 归 人 世 始 应 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寒花(hán huā)的意思:形容在严寒的冬天开放的花朵,比喻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和顽强。
回归(huí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归属
绝粒(jué lì)的意思:完全绝灭,彻底消失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樵客(qiáo kè)的意思:指以砍伐木材为生的人,也比喻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山长(shān cháng)的意思:指山势高耸,形容山峰、山势高大。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束挂(shù guà)的意思:指人们将物品挂在一起,束缚起来。
仙经(xiān jīng)的意思:指神仙之道或神仙的经书,也比喻高深的学问或修行的方法。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 注释
- 身非:并非身体。
绝粒:断绝食物,指辟谷修炼。
本清羸:原本就清瘦虚弱。
束挂:奉持,携带。
仙经:道教经典或修炼秘籍。
杖一枝:手持一根拐杖,象征游方道士或修行者。
落叶:飘落的树叶。
独寻:独自寻找。
流水:流动的溪水。
去:离去,远去。
深山:远离尘世的深邃山林。
长与:长期与。
白云期:白云为伴,寓意隐居修道的生活。
树临:树木临近。
丹灶:炼制丹药的炉灶,道教修炼用具。
寒花疾:寒冷季节花朵迅速开放,可能暗示某种特殊的修炼现象或环境特征。
坛近:祭坛靠近。
清岚:清新的山间雾气。
夜月迟:夜晚月亮升起得较晚,或是月色显得格外悠长宁静,描绘出静谧的修炼氛围。
樵客:砍柴的隐士,常用来代指山中隐居之人。
若能:如果能够。
随洞里:跟随进入洞府之中,指共同修行。
回归:返回,回到。
人世:尘世,世俗社会。
始应悲:才开始感受到世间的悲伤,意指修行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对比,以及对世间苦难的深刻认识。
- 翻译
- 我并非生来就体弱清瘦,只因奉持仙道手执经卷,杖行天涯。
独自在落叶中追寻流水远去,久居深山,与悠悠白云相约共度时光。
修炼之处,树木紧邻炼丹炉,寒花疾开;祭坛附近,清风中的山岚与夜月相映成趣,时光悠长。
倘若山中砍柴的隐士能随我一同深入洞府修行,待到重回人间之时,方知世事之悲凉。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送何道士归山》,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出家为仙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深切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身非绝粒本清羸”,意指何道士追求的是超脱尘世的纯净境界,他的身体如同清风中的轻絮,不受凡尘的污染。"束挂仙经杖一枝"则形象地描绘了何道士手持仙经,精神上达天界,与神秘的自然世界紧密相连。
次句“落叶独寻流水去,深山长与白云期”展现了何道士归隐山林的情景。落叶随流水漂泊,象征着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而“深山长与白云期”则表达了他对深山和白云永恒之约的向往。
第三句“树临丹灶寒花疾,坛近清岚夜月迟”描写了何道士归隐后的自然环境。"树临丹灶寒花疾"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植物在寒冷中依然绽放,或许是对道士修炼之地的生动描述;“坛近清岚夜月迟”则表达了何道士所居之处与清净山岚相邻,夜晚的月光似乎也为他的修行提供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末句“樵客若能随洞里,回归人世始应悲”则透露出诗人的感慨。"樵客若能随洞里"表达了诗人对何道士能够追求自己信仰并深入山中洞穴的理解和支持;而“回归人世始应悲”则是诗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觉得如果何道士有一天重新回到俗世,那将是一件值得哀伤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他放弃了追求纯净和自由的机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