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杏花》
《画杏花》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策万言如有神本朝租士数罗伦。

今朝骑马看花者,肯与罗伦作后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朝(běn cháo)的意思:指当前的朝代或时代。

后尘(hòu chén)的意思:指在别人的身后受到影响或被比较。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画杏花》,通过对比古今文人对读书与才华的态度,表达了对古代才子罗伦的敬仰之情。

首句“一策万言如有神”,生动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只需一纸笔墨,便能挥洒出千言万语,犹如神助。这不仅赞美了古代文人的卓越才能,也暗含了对当今文人创作力的期待与反思。

次句“本朝租士数罗伦”,点出了罗伦在历史上的地位。罗伦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员,以其博学多才而闻名。这里将罗伦视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强调了他作为士人的典范作用,同时也暗示了对当代士人是否能超越前贤的疑问。

第三句“今朝骑马看花者”,转而描述了现代文人或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骑马看花”是一种闲适、欣赏自然美景的情境,象征着现代文人在忙碌之余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这种生活态度是否真正体现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则是作者所要探讨的问题。

最后一句“肯与罗伦作后尘”,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在表达对当前文人是否愿意追随罗伦这样的先贤,继续传承和发扬古代文人的精神和责任的质疑。这句话既是对现代社会文人角色定位的思考,也是对个人价值取向的一种反思。

综上所述,《画杏花》通过对比古今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同时也对现代文人如何继承和发展这种精神提出了深思。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红林檎近.送张忍斋先生之广陵,和周美成韵

云影轻蘋袅,雨丝残桂香。

鸥烟浮远屿,渔火乱横塘。

江上青山如画,最喜尽入蓬窗。邗沟衰柳啼妆。

何处弄丝簧。万里滇南客,筑室老莼乡。

淋漓翰墨,凤流不数齐梁。

想芜城夕照,紫萸翠袖,登高倾尽菊花觞。

(0)

双调望江南·其十一为友人悼歌姬桐月

江南好,愁坐厌芳樽。

青鸟漫传千里信,彩鸾应化异时魂。孤负月黄昏。

疏钟静,屈戍掩重门。

绣阁不闻莲屧响,罗衫曾印口脂痕。无计再温存。

(0)

双调望江南·其二为友人悼歌姬桐月

江南好,烟景媚晴川。

柳絮淡云寒食节,杏花香雨夹衣天。肠断画桥边。

初相见,碧玉破瓜年。

半饷幽欢疑梦里,几番私语避人前。娇小最堪怜。

(0)

惜余春慢.追春用吴修蟾饯春韵

绿幛缝愁,红泥埋恨,尽是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谁记画楼莺晓。

当日株移永丰,三楚腰肢,入宫纤小。

到如今,香雪飘零何处,玉骢稀少。

看不上、明月无情,凤箫金管,冷觑黄昏新恼。

胭脂井畔,燕子楼头,一片粉灰珠扫,青帝抛人几时,潘鬓沈围,年年空老。

尚痴心,春在平芜,央取乱峰遮绕。

(0)

贺新郎·其一题汪尔张画

远嶂云千叠。望层峦、空烟半卷,似明还灭。

上有清泉飞一道,最可解人炎热。

石锁处、溪流如咽。

下有衫松迷小径,挂潺湲、树顶悬晴雪。

鸿濛后,气犹结。谁人识得逃名决。

向深山、结茅种竹,人踪具绝。

恶木丛中行惯,不怕门前虎穴。闲处听、杜鹃啼血。

若向画图呼欲出,想斯人、肌骨真清彻。

长往者,是豪杰。

(0)

蝶恋花·其五临洺关夜宿

破壁匡床眠自妥,浊酒频沽,赪卵堆霜果。

屈戌青苔门不锁,栈边分照芜菁火。

应有征人嘲饭颗,憔悴中年,生计浑相左。

吊澧哀沙多坎坷,诉天寒月休欺我。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