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画杏花》,通过对比古今文人对读书与才华的态度,表达了对古代才子罗伦的敬仰之情。
首句“一策万言如有神”,生动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只需一纸笔墨,便能挥洒出千言万语,犹如神助。这不仅赞美了古代文人的卓越才能,也暗含了对当今文人创作力的期待与反思。
次句“本朝租士数罗伦”,点出了罗伦在历史上的地位。罗伦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员,以其博学多才而闻名。这里将罗伦视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强调了他作为士人的典范作用,同时也暗示了对当代士人是否能超越前贤的疑问。
第三句“今朝骑马看花者”,转而描述了现代文人或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骑马看花”是一种闲适、欣赏自然美景的情境,象征着现代文人在忙碌之余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这种生活态度是否真正体现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则是作者所要探讨的问题。
最后一句“肯与罗伦作后尘”,提出了一个反问,意在表达对当前文人是否愿意追随罗伦这样的先贤,继续传承和发扬古代文人的精神和责任的质疑。这句话既是对现代社会文人角色定位的思考,也是对个人价值取向的一种反思。
综上所述,《画杏花》通过对比古今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同时也对现代文人如何继承和发展这种精神提出了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红林檎近.送张忍斋先生之广陵,和周美成韵
云影轻蘋袅,雨丝残桂香。
鸥烟浮远屿,渔火乱横塘。
江上青山如画,最喜尽入蓬窗。邗沟衰柳啼妆。
何处弄丝簧。万里滇南客,筑室老莼乡。
淋漓翰墨,凤流不数齐梁。
想芜城夕照,紫萸翠袖,登高倾尽菊花觞。
惜余春慢.追春用吴修蟾饯春韵
绿幛缝愁,红泥埋恨,尽是东风花草,晴翻麦雉,雨闹桑鸠,谁记画楼莺晓。
当日株移永丰,三楚腰肢,入宫纤小。
到如今,香雪飘零何处,玉骢稀少。
看不上、明月无情,凤箫金管,冷觑黄昏新恼。
胭脂井畔,燕子楼头,一片粉灰珠扫,青帝抛人几时,潘鬓沈围,年年空老。
尚痴心,春在平芜,央取乱峰遮绕。
贺新郎·其一题汪尔张画
远嶂云千叠。望层峦、空烟半卷,似明还灭。
上有清泉飞一道,最可解人炎热。
石锁处、溪流如咽。
下有衫松迷小径,挂潺湲、树顶悬晴雪。
鸿濛后,气犹结。谁人识得逃名决。
向深山、结茅种竹,人踪具绝。
恶木丛中行惯,不怕门前虎穴。闲处听、杜鹃啼血。
若向画图呼欲出,想斯人、肌骨真清彻。
长往者,是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