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白水寺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白水寺壁下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融合。
首句“寒岩花木斗迎春”,以“寒岩”为背景,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而“花木斗迎春”则赋予了自然生命力的活力与生机,仿佛在寒冷中争先恐后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次句“古寺修筠战雨声”,将视线转向古寺,通过“修筠”(修长的竹子)与“战雨声”(雨滴打在竹叶上的声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氛围。雨声与竹叶的碰撞,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
第三句“负日晴轩成坐睡”,转而描写了一种静谧的场景。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洒在轩台上,人们似乎沉浸在温暖与宁静之中,享受着难得的闲适时光。“坐睡”一词,既体现了身体的放松,也暗含了心灵的沉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简单美好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朦胧何处鹧鸪鸣”,以远处的鹧鸪鸣叫声作为收尾,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远方的遐想。鹧鸪的鸣叫在朦胧中传来,既打破了之前的宁静,又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寒岩、花木、古寺、修筠、晴轩、坐睡、鹧鸪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富有自然美又蕴含禅意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得接西园会,多因野性同。
引藤连树影,移石间花丛。
学就晨昏外,欢生礼乐中。
春游随墨客,夜宿伴潜公。
散帙灯惊燕,开帘月带风。
朝朝在门下,自与五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