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幅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醉梦中醒来后所感受到的清凉与宁静。
首句“瓦枕藤床醉梦醒”,以“瓦枕”和“藤床”这样的生活细节开篇,暗示了诗人可能在享受了一番慵懒的午睡之后,从醉梦中缓缓苏醒。这里的“瓦枕”和“藤床”不仅体现了生活的舒适,也暗含着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之感。
接着,“竹窗幽户午阴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凉爽。竹窗与幽户的组合,既营造出一种隐秘而私密的空间感,又通过“午阴清”三个字,直接描绘出夏日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竹叶洒下的斑驳光影,以及由此带来的清凉与宁静。这一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美,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心旷神怡的清凉感。
最后,“隔林好鸟如相约,时复来啼三两声”两句,将画面推向了生动与鲜活。远处树林中的鸟儿似乎有意地聚集起来,它们的啼鸣如同在进行某种约定,时而传来三两声清脆悦耳的鸟鸣。这种声音的加入,不仅打破了之前的宁静,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静谧而略带生机的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读来令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片竹林之中,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并蒂瓜榴为钱世恒赋
瓜蔓远更硕,榴房寒始红。
由来重嘉实,不必当春风。
君看小山植,朱碧秋重重。
间出或偶尔,俱骈岂人工。
必有千里驹,为君叶维熊。
如机云轼辙,方驾凌紫虹。
善颂敢云我,深培本缘公。
他年记父执,无忽丹青功。
王汉英通政母八十
银台先生发如漆,太君高堂新八十。
朝回迎客花底揖,花枝拂衣红一色。
折花奉觞拜膝席,君家太君藐姑射。
太君沾醉朱颜溢,鸾笙入房侍儿掖。
后堂歌声綵云隔,主人留宾还促席。
青衣传语催劝客,太君万寿客无出。
从此年年作生日,记取明朝是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