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楼(chéng lóu)的意思:指城市的门楼或城墙上的楼阁。
吹散(chuī sàn)的意思:吹散指把东西散开、分散。
方平(fāng píng)的意思:指事物平坦、平稳,没有起伏。
高髻(gāo jì)的意思:高髻是指发髻高而整齐,形象上给人以庄重、端庄的感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话旧(huà jiù)的意思:指谈论过去的事情或回忆往事。
六州(liù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六个州,泛指天下、全国。
平话(píng huà)的意思:平话是指平实、平淡的话语,通常用来形容言辞平缓、不夸张的说话方式。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蜃风(shèn fēng)的意思:指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景象。
生铁(shēng tiě)的意思:指未经熔炼、冶炼的铁矿石,也比喻未经磨炼、锻炼的人。
五城(wǔ chéng)的意思:指围绕中心城市而建的四个附属城市,形容城市规模庞大,繁荣昌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奇幻与哀愁的景象。首句“石不三生铁六州”,以夸张的手法,将石头拟人化,仿佛它能孕育出铁一般的意志与力量,象征着坚韧与不屈。接着,“蜃风吹散五城楼”一句,运用了蜃气楼阁的典故,蜃气即海市蜃楼,虚幻而美丽,却转瞬即逝,这里借以表达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彩袍高髻人何处”,诗人通过描绘穿着华丽、发髻高耸的人物形象,营造了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氛围,但紧接着的“强觅方平话旧愁”则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与哀愁。方平是古代传说中的鬼神,常被用来指代那些超脱世俗、洞察世事的智者或灵魂。在这里,诗人借方平之口,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的追忆,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
黄公山下黄鸡秋,持节恤刑曾少休。
小人负弩得开道,扫叶张饮林岩幽。
相传有石非地产,列仙持来自罗浮。
酒酣步出云雨上,南抚方城西嵩丘。
林端乃见石空洞,猛兽赑屃踞上头。
鸟道兔迒谋挽致,万牛不动五丁愁。
道家蓬莱见仙伯,我亦洗湔与清流。
探囊赠研颇宜墨,近出黄山非远求。
乃知此山自才美,物欲致用当穷搜。
迷邦故令成器晚,不琢元非匠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