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黄明在,终令丑口亡。
《咏史二十二首·其十八后梁太祖》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戣所作的《咏史二十二首》中的第十八首,主题为后梁太祖。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评价。
首句“未必黄明在”,意指历史上的某位君主或英雄,并非因为其光明正大而被永远铭记,暗示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接着,“终令丑口亡”一句,强调了恶言相向最终会消亡,暗含了对负面言论和行为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与真理最终会显现的信念。
“难教疏网漏”则进一步阐述了公正与真理难以被掩盖,即使是最细微的错误或不公,也终将被揭露。最后,“不直败毡藏”表明了正义与真相不会被隐藏,任何试图掩盖不正当行为的努力都将失败,强调了道德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特定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探讨了道德、公正与历史评价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人性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