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从东殿生,丛竹照脩竦。
叶间清露滴,枝上寒禽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七)夜赋》。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月光从东殿升起,洒在丛竹之上,竹影修长而挺拔。竹叶间,清露悄然滴落,枝头的寒禽似乎也被这宁静所触动。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万般忧虑顿消,只听见深沉的更鼓声,显得格外庄重。在这样的夜晚,官烛剪裁得更加明亮,诗人与友人相对而坐,仿佛进入了梦境一般。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清溪隔荒畬,螺翠峥嵘起。
白塔与红亭,明灭苍松里。
石路足盘纡,涧流自瀰瀰。
拾级得间道,恍闻洞天咫。
旷然通虚明,辽廓信可喜。
若无众山横,坐瞩见千里。
御风朝玉京,浩浩却炎晷。
欲携楸枰来,缥缈问仙子。
便得青鸾乘,但恐白驹驶。
王质诚何人,到今犹不死。
流传好神怪,此言无乃诡。
不忍独长生,崎岖寻石髓。
但当笑题诗,再看碧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