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雁 荡 宝 冠 寺 宋 /赵 师 秀 行 向 石 栏 立 ,清 寒 不 可 云 。流 来 桥 下 水 ,半 是 洞 中 云 。欲 住 逢 年 尽 ,因 吟 过 夜 分 。荡 阴 当 绝 顶 ,一 雁 未 曾 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洞中(dòng zhōng)的意思:指陷入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境地。
逢年(féng nián)的意思:指遇到新年或节日时,表示逢年过节、喜庆的意思。
过夜(guò yè)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过夜,不离开或不返回家中。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石栏(shí lán)的意思:石栏是指用石头建造的栏杆,比喻坚固、稳定。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夜分(yè fēn)的意思:夜晚分开,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 注释
- 雁荡:山名,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
宝冠寺:雁荡山十八古刹之一。
云:说。
夜分:夜半。
荡阴:阴寒之气回荡弥漫。
绝顶:最高的山顶。
一雁未曾闻:雁荡山上有雁湖岗,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秋天时鸿雁常来栖宿。
这句意谓天寒,雁已离去。
- 翻译
- 我走到了溪水边,凭倚着石栏;心中的思潮难以表达,只觉得四周阵阵清寒袭人。
那桥下哗哗流淌的泉水,多半是山洞里的白云化成。
我多想在这里住上一阵子,可又正逢一年将尽,对着这美景留恋忘返,再三吟咏,不知不觉已过了夜半时分。
山顶的小湖是如此地寂静,连栖息的大雁,也一声不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师秀在雁荡山宝冠寺前的所见所感。他站在石栏边,感受到清冷的寒意,仿佛连云彩也被这寒气凝结。流水潺潺,桥下的溪水似乎一半来自洞中的云雾,增添了神秘的氛围。诗人想要在此停留,却发现时间已近岁末,夜晚的吟诵声一直持续到深夜。他抬头仰望,山顶荡漾的阴霾中,竟未闻一声雁鸣,更显寂静与孤寂。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雁荡山的幽深与冬日的静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谒鹅湖文宗书院内塑朱晦翁吕东莱二陆先生旧院惟存遗址院傍有鹅湖寺甚伟
周室东迁孔子生,宋家南渡朱子出。
天生贤圣岂偶然,扶植纲常在删述。
鹅湖书院傍铅山,二陆东莱皆特立。
晦翁大会鹅湖前,至今议论昭奎壁。
义利堂堂判两途,毫釐之差分舜蹠。
德性工夫归执中,学问兼该务精一。
初若夷尹各一家,卒宗博约共亲密。
所以有宗崇儒流,日以文宗表其额。
我昔闻名深慕之,平生愿游今始获。
徘徊荒址认残碑,惟见鹅湖寺门辟。
始知异教善惑人,斯道寥寥成叹息。
安得佛老尽销除,世宗孔氏无回忒。
送刘修可大归省
梓里谁投分,燕台此盍簪。
石磨脂玉润,月浸镜潭深。
气焰横千丈,才猷迥百寻。
螭头编斧藻,犀畔纪纶音。
翠拾兰丁秃,明敲瓦缶瘖。
三年西掖梦,终夜北堂心。
恩隔魂消渴,章投诏允钦。
秋高鸿度塞,云暮鸟依林。
李密孤情切,刘筠高义真。
不堪重回首,相对又分襟。
路入西江远,天浮南海阴。
长亭一樽酒,惆怅莫停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