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各三十二引香、良二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艾纳(ài nà)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品质高尚、优美。
都梁(dōu li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没有丝毫污点。
类聚(lèi jù)的意思:
谓将同类的事物汇聚在一起。《易·繫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金石类聚,丝竹羣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迄至 魏 晋 ,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琐语必録,类聚而求,亦充箱照軫矣。”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携琴就松风涧响之间》:“ 段由夫 携琴就松风涧响之间曰:三者皆自然之声,正合类聚。” 明 陈仕贤 《<七修类稿>原序》:“虽雅俗并陈,巨细毕举,然类聚条分,杂而不越。”
列国(liè guó)的意思:指各个国家。
迷迭(mí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分辨。
木香(mù xiāng)的意思:指木材散发出的香气,比喻人品高尚,具有德行和品德。
氍毹(qú shū)的意思:形容衣服蓬松厚实。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一(shí yī)的意思:指十一月,也指国庆节。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五木(wǔ mù)的意思:指五种不同的木材,比喻人才或事物的品种繁多。
五木香(wǔ mù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声誉或品德高尚,如同五种名贵的木材所散发出的香气一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对异域香料的引入与使用,反映了汉代时期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通过列举“氍毹”、“五木香”、“迷迭”、“艾纳”和“都梁”等香料,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香气的追求与欣赏。这些香料不仅用于日常生活的熏香,也可能是宫廷礼仪、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元素,体现了汉代社会对精致生活品质的追求。
“氍毹”可能指的是地毯或铺垫,而“五木香”、“迷迭”、“艾纳”和“都梁”则都是具有独特香气的植物或香料。这些香料的名称及其在不同文献中的引用,如《诗纪》和《文类聚》,显示了它们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提及,成为文化符号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香料的描述,不仅展现了汉代社会物质文化的丰富性,还暗示了当时与外界的密切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香料的引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汉代开放包容、多元文化交流的象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王建
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
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