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六绝句·其一》
《春日六绝句·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远目随天去,斜阳树明

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树明(shù míng)的意思:树立光辉的形象,树立明智的品德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远目(yuǎn mù)的意思:指眼光远大,具有远见和洞察力。

注释
远目:远望的目光。
随:跟随。
天去:向天边延伸。
斜阳:傍晚的太阳。
著:照在。
树明:使树木明亮。
犬:狗。
知:知道。
何处:哪里。
吠:叫。
人:人。
半山:半山腰。
行:行走。
翻译
目光随着天际延伸
夕阳照亮了树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

“远目随天去”,这一句以宏伟的视角开篇,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辽阔的天际,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胸襟壮阔的情怀。"斜阳著树明"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斜阳指的是春日里柔和而又不那么直射的阳光,这些阳光穿过树梢,在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子,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犬知何处吠”,这里诗人巧妙地引入了一只不知为何而吠叫的小狗。小狗的行为往往能捕捉到人类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这里既增加了画面生动性,也让读者感受到春日里的活力与生气。

“人在半山行”,这一句则将视角转向诗人自己,"半山"此处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述,更是情感状态的隐喻。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亲近和融入,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光线、树影、小狗吠叫以及行者位置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慰藉。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送韩师之合阳

千金市马几登台,老骏谁怜万里才。

岂有明珠终暗掷,只看桃李向阳开。

剑门日落兵西阻,河华春生雁北来。

父子通家真骨肉,不堪岐路重悲哀。

(0)

游西峰示四子

今我不乐游西峰,喜有四子来相从。

日长古寺风景静,蜀葵始青榴始红。

彭生旧时同游者,每遇游山先跨马。

徐生爱山欲留宿,朝见青山独开目。

自云邑城尽原野,颇恨无家傍林谷。

陈阮二牛皆少年,陈生家亦近此山。

阮生志不在山水,骑马欲行乃复还。

吁嗟汝辈各努力,此身会见生羽翼。

乘风高举或远游,安得久为山人留。

他时倘愿骑黄鹄,随我江边伴白鸥。

(0)

渡白沟

春行伤旅思,单车怅蹉跎。

晨眺黄金台,夕渡白沟河。

求贤不可见,血战竟如何。

落日古原下,悲风入浩歌。

(0)

淮水.送张子也

淮水汤汤,伐鼓镗镗。之子南行,征夫不遑。

有翮者燕,集于堂巢。我日不谒,而旬不朝。

征夫况瘁,谁使告尔劳。谁经营四方,谁高门翱翔。

谁粲粲衣裳,谁饥渴载行。辰月弗振,乾月维雹。

视天之威,伊胡云虐。弗问则退,问言谁对。

敬我友矣,式相求矣。询于道周,维教言是由。

母琐言是谋,母戏言是流。桓桓之罴,免罹于罗。

如彼弋鸟,维恐不加。无执猫狸,而舍彼虎豺。

我视人之疚,如灾我躬。勿曰行弗动,勿曰言弗用。

曰我寡,惮彼有众。矢时弗颂,维云讽矣。

伊谁之送,孝友张仲。

(0)

归意

云冷日光薄,冬残归意忙。

过江随钓艇,见竹认山房。

雁足书曾寄,羊肠险亦尝。

未须楼独倚,随遇是行藏。

(0)

晚过禹庙之台

暮行群过禹王宫,瑟飒松林静入风。

步竞石梯秋独健,眼收沙海月还空。

声名北上青骢客,潦倒中原白发翁。

杯酒重伤分手地,古今踪迹本飞鸿。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