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希重诏出,祗待六龙还。
不疾成千古,令焚动四山。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表达对佛法的敬仰之情的诗句。开篇“邺卫松杉外,芝兰季孟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松杉林立,芝兰盛放,显现出一片祥和之景。紧接着,“尽希重诏出,祗待六龙还”表达了对佛法的渴望与等待,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精神上的追求。
“不疾成千古,令焚动四山”一句,则是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愿景,即希望某种伟大的事业或思想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激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最后,“感恩终有泪,遥寄水潺潺”透露出诗人对佛法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感激之意。泪水与流水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柔美而又深远的情感表达,彰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与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向往。语言质朴而不失深情,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复此云山饮,吁嗟空自劳。
三回看杞菊,两度叹蓬蒿。
昨者唯伤李,如今更忆曹。
海阳真俊逸,一等野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