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十三因羯陀尊者》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十三因羯陀尊者》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无住著,袒而凭几。侍僧击磬,狻猊卧戏。

石屏倚天,下迸流水。水声触眼,石光到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迸流(bèng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汹涌澎湃,也用来比喻思绪、情感等激动得无法自持。

触眼(chù yǎn)的意思:触动眼睛,引起注意。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狻猊(suān ní)的意思:指勇猛善战的神兽,比喻英勇无畏的人。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凭几(píng jī)的意思:依靠、根据、凭借

石屏(shí píng)的意思:指石头做成的屏风,比喻不能遮风挡雨,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倚天(yǐ tiān)的意思:依靠天地之力量,比喻力量强大、势不可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禅宗修行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与修行状态。诗中“情无住著,袒而凭几”描绘了僧侣们在修行中摒弃世俗情感,赤裸上身,静坐于几案旁的情景,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简朴与专注。“侍僧击磬,狻猊卧戏”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击磬的侍僧和仿佛在嬉戏的狻猊(一种传说中的猛兽)融入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石屏倚天,下迸流水”描绘了高耸的石屏如同直插云霄,下方则是潺潺流动的溪水,既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清澈。“水声触眼,石光到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水声仿佛触动了视觉,石光则直接入耳,暗示着修行者在自然之中获得心灵的共鸣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内在精神,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独特理解。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别陆周明四奇

数千里道喜相寻,邵水何如气谊深。

赤汗名驹怜骏足,灵心抽茧重鸡林。

离怀忽尔惊梧叶,行色那堪望远岑。

别后能无忘雁序,明年秋好寄芳音。

(0)

黄澹岩中翰濂溪先生爱莲池小酌

与客携樽避夏炎,莲池返照浪纤纤。

遗风想像情何恨,馀韵低徊景可拈。

香褪红芳翻碧沼,光浮霁色上疏帘。

观莲若得莲中趣,濂即莲花花即濂。

(0)

贺容子宽表弟泮游

自是骅骝侣,初翻碧玉蹄。

吴门如练匹,紫水似风嘶。

从此驰天路,还须饰月题。

金台方市骏,任尔杏园西。

(0)

山居用石屋韵·其一

不向时人问重轻,深知学道在忘情。

阴晴一向难期必,冷暖于今几变更。

为爱烟霞甘寂寞,又嫌交际罢游行。

閒来亦把经文看,大意无求纸上明。

(0)

初夏泊仪真游汪氏园

眷此邱中赏,名园傍水涯。

偶乘蓝举至,非为主人期。

入户丛花碍,穿林幽鸟疑。

一区藏曲折,叠石得崄崎。

编竹新栽药,通泉小凿池。

荷钱初出水,柳絮乱垂丝。

地僻人来少,园深春驻迟。

凭栏看紫鲤,仰面听黄鹂。

景物原无意,流光若有私。

乘凉且归去,江月照相随。

(0)

过兴教寺题荆山上人兰若

通西桥畔古招提,堆石崩沙绕碧溪。

黄叶满林僧不扫,自车泉水灌蔬畦。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