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熙戊戌季春一日画溪吟客王子信为亚愚诗禅上人作渔父词七首·其五》全文
- 翻译
- 读完《离骚》后满心怨愤,曾经在江边向屈原询问
清醒时又沉醉,沉醉后又清醒,笑着指向那沧浪之水,说是洗涤冠缨之地
- 注释
- 离骚: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怨声声:深深的怨恨和哀叹。
江边:江畔,通常象征着楚国的地理位置或屈原的生活环境。
屈平:即屈原,本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醒还醉:指人生的反复无常,清醒与醉酒的交替。
醉还醒:同样的意思,强调生活的循环。
沧浪:古诗中的江名,也象征清白或隐逸生活。
濯缨:清洗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洁身自好。
-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阅读《离骚》之后,心中充满怨愤之情,似乎想要找到一个倾听者来分享自己的感受。"曾向江边问屈平"一句,显示出诗人对古代贬官ling南的屈原有着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他们都因才华横溢而不被世人所理解。
接下来的"醒还醉,醉还醒"四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忘我之境界。诗人在这个状态中,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禅机,笑看红尘,心如止水。
最后,"笑指沧浪可濯缨"一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他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面对着奔腾不息的江水,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那看似汹涌澎湃的大自然,也不足以让心灵产生波动。"濯缨"一词,更增添了一种诗意盎然之美,让人仿佛能听到诗人轻抚琴弦,发出悠扬的音符。
整首诗通过对《离骚》的吟咏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境界,是一首融合了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庚午冬虏儆烽传溯流金陵约同假曹方姚陈诸子北上俱以散馆尚遥深居念独行不可于辛未春遵洄而南而家扁舟不能自聊作纪怀诗十首·其七幽兰
高帆曳云霄,悠悠万里目。
春情落逝川,惊湍一何速。
叠嶂郁莽榛,幽兰闭窈谷。
本为明王生,萎芜坐春覆。
春风杳莫攀,香馨为谁馥。
感此泪沾衣,沿芳一相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