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重白头豕,余怜赪尾鱼。
无田归亦得,频问故山庐。
这首清代诗人胡兆春的《旅怀》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首句“谁为苍生起”,以设问开篇,揭示出诗人心中对社会正义和民生疾苦的关注,然而接下来的“苍生望竟虚”则暗示了这种期待并未得到实现,流露出深深的失望。
“未谙桑孔术,空上贾晁书”两句,诗人自谦未能像古代贤者那样运用有效的治世之策,只能徒然写下如贾谊(贾晁)般充满忧虑的篇章,表达对现实的无力感。
“人重白头豕,余怜赪尾鱼”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不公。人们看重权势,而诗人却同情那些无辜受难的小百姓,如赪尾鱼(红色的鲤鱼,象征底层人民)。
最后两句“无田归亦得,频问故山庐”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希望能回到宁静的山林,过上简单的生活,远离尘世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昔宫左辖湖湘去,彭蠡风高帆不住。
回头空恋石钟山,白鸥飞断述烟树。
朅来又擢大江西,石钟山上几栖迟。
时闻钟声发山下,缓复急兮高复低。
恍如野寺僧唤粥,高栋悬筳时一触。
又如鸣佩趋鸳班,五云䨥阙声催促。
前呵暂止问山翁,翁云此处无金钟。
岩下玲珑石作窦,江风鼓浪相激冲。
遂令天然至音起,何烦恊律分条理。
烟波客梦几回惊,尘土劳心顿如洗。
乃知钟名不我欺,委蛇石磴寻古碑。
蔓草垂萝古碑没,剔藓漫阅前贤诗。
乾坤俛仰五百载,物换星移素风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