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乡子.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作二首·其二》
《南乡子.清明后一日吴阊道中作二首·其二》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南乡子

捲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

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昨日子啼血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路(chūn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旅程或道路,比喻人生的进程或发展阶段。

花墙(huā qiáng)的意思:指外表华丽、表面美好而实质空虚、虚有其表的事物。

内女(nèi nǚ)的意思:指家庭中的女性,特指妻子或女儿。

日子(rì zi)的意思:指时间的过去或者过去的日子。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啼血(tí xuè)的意思:形容痛苦或悲伤到极点,以至于流泪如血。

寻春(xún chūn)的意思:寻找春天的到来或寻找春天般的美好事物。

子规(zǐ guī)的意思:子规是一个古代的乐器,代表着规矩、纪律和秩序。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昨日子(zuó rì zi)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或往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后一日,吴阊道中的景象与情感。通过“捲絮搓绵,雪满山头是纸钱”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祭扫场景,纸钱随风飘扬,如同雪花般覆盖山头,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庄重的氛围。接着,“门外桃花墙内女,寻春路”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桃花盛开于门外,墙内则是一位女子在寻找春天的道路,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渴望与追寻。

“昨日子规啼血处”一句,借子规鸟的啼鸣,象征着哀愁与思念,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沉。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清明节的习俗,还蕴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季节更替的感慨,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天觉以云庵画像见寄谢之

老师面目无寻处,藏在毗耶文室中。

乞与盘山狂弟子,背抛筋斗撒颠风。

(0)

再和答师复五首·其三

吾道如山欲撼摇,群儿毁誉漫前朝。

冷看狂骂黄冠奕,却笑辛酸合爪萧。

(0)

次韵题必照轩

曈昽晓日出苍凉,草木欣欣露叶光。

千里秾纤上眉睫,一区形胜发天藏。

有诗摹写江山美,无计遮拦岁月忙。

韵险暗惊才力短,坐令毛颖秃锋铓。

(0)

赠道法师

道公胆大过身躯,敢逆龙鳞上谏书。

独欲袒肩担佛法,故甘引颈受诛锄。

三年窜逐心无愧,万里归来貌不枯。

他日教门纲纪者,近闻靴笏趁朝趋。

(0)

赴太原狱别上蓝禅师

平昔巾盂共空壁,只今楼观碍层霄。

道心针水妙应在,俗眼云泥谩觉遥。

道路为家身是寄,死生如梦意全消。

明年五顶东游遍,来听吴音发海潮。

(0)

蔡州道中

北来行尽关山道,梁宋郊墟眼力微。

饮食甘酸杂淮甸,语音清软近京畿。

黄尘又向九天去,槁项新从万里归。

投老不堪行役苦,手遮西日想岩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