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卷。首句“阴森群树湿秋光”,以“阴森”二字渲染了树木的茂密与深邃,加之“湿秋光”的细节,不仅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湿润气息,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次句“桥下溪流接草堂”,通过“接”字巧妙地将溪流与草堂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仿佛溪水潺潺,直接引向了诗人居住的地方。
第三句“闻有客来先出候”,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期待和周到准备,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黄花村路酒吹香”一句,以“黄花”象征着丰收与美好,同时“酒吹香”则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待客的热情与慷慨,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喜悦的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快、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淳朴人情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宛丘二咏
旱湖堤上柳空多,倚岸轻舟奈汝何。
秋雨连渠添积润,春风吹冻忽生波。
虫鱼便尔来无数,凫雁犹疑未肯过。
持诧钱塘应笑我,坳中浮芥两么麽。
古殿山花丛百围,故园曾见色依依。
凌寒强比松筠秀,叶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纷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希。
山中草木谁携种,潦倒尘埃不复归。
欧阳太师挽词三首
雄文元命世,直气早成风。
受任衰迟后,安邦反侧中。
回天深有力,扈圣耻言功。
事已身随去,惊嗟柱石空。
唐弊文初丧,书成法至今。
雍容趋圣处,深切可人心。
气力知难继,风流喜不淫。
悬知公欲谢,异说勇交侵。
推毂诚多士,登龙盛一时。
西门行有恸,东阁见无期。
念昔先君子,尝蒙国士知。
旧恩终未报,感叹不胜悲。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
为生何寂寞,爱客尚留连。
虚牖罗修竹,空厨响细泉。
坐听谈旧事,遍识洛中贤。
虚室无寻丈,青山有百层。
回峰看不足,危石恐将崩。
听法来天女,依岩老梵僧。
须弥传纳芥,观此信还曾。
壁毁丹青在,移来殿庑深。
赋形惊变态,观佛觉无心。
旌旂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风流出吴样,遗法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