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下书堪著,壶中术已传。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大漠(dà mò)的意思:指辽阔的沙漠或草原上独立的烟尘,形容荒凉、寂寞的景象。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三花(sān huā)的意思:指同一件事物或同一类事物的三个代表或三个典型。
下书(xià shū)的意思:指写在下方的书,比喻知识或经验的积累。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一苇(yī wěi)的意思:比喻柔弱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柱下(zhù xià)的意思:指在柱子下面,表示待在柱子下面的人或事物处于重要的位置或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在秣陵(今南京)旧游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首句“柱下书堪著”,可能暗喻着对历史记载的重视和追求,暗示着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反思。接下来,“壶中术已传”则可能象征着隐逸之术或内心世界的探索,表达了作者对精神世界追求的向往。
“三花留野寺”一句,描绘了野寺中的景象,或许是指某种象征性的美好事物被长久地保存下来,或是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而“一苇渡江天”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渴望,通过简单的“一苇”形象,传达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意境,仿佛是心灵的自由飞翔。
“浪息沧溟外,尘消大漠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越与解脱的主题。大海的波浪平息,沙漠的尘埃散去,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纯净,是对心灵净化与宇宙和谐的追求。最后,“何须片石上,辛苦勒燕然”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积累或历史的刻录,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