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方大林入苏门·其二》
《送方大林入苏门·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岭路吴江隔一关,一篷风去一篷还。

滩声渔唱原堪乐,不向仙人乞大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滩声(tān shēng)的意思:指河流或海洋中水流冲击岩石或沙滩时所发出的声音。也用来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吴江(wú ji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一篷(yī pé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数量众多,多用来形容人多或事情多。

渔唱(yú chàng)的意思:指渔民在渔船上唱歌,形容人在适当的环境下以自然的方式表现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方大林即将前往苏州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方大林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

首句“岭路吴江隔一关”,以“岭路”与“吴江”为背景,通过“隔一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山高水长、路途遥远的意境,暗示了友人行程的艰辛与挑战。

次句“一篷风去一篷还”,运用形象的比喻,将船只比作“篷”,以“风去”与“还”描绘了船只在风力作用下前行与返回的动态过程,既展现了旅途的自由与变化,也蕴含着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

第三句“滩声渔唱原堪乐”,转而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滩声与渔歌唱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人能够享受旅途乐趣的祝愿。

最后一句“不向仙人乞大丹”,则以一个反问句结束,暗含了对友人不必追求世俗功利的智慧之言,鼓励友人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享受旅途中的每一份简单快乐,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旅途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表兄陈安行迁右司仲兄迁大理丞余迁太府丞寄诗为贺次韵·其二

为亲敢说宦情轻,公退委蛇懒自营。

朝路一时偕寸进,适斋新句已先成。

圉师况复今同里,武子非惟爱外生。

旧日阿重今欲冠,此恩更欲到弥甥。

(0)

尚书汤公挽词·其一

先正真良弼,彤墀四拜麻。

决科承奕世,摛藻擅传家。

禁路优持橐,侯藩几建牙。

相门宜出相,恨不见堤沙。

(0)

夜携家登南渡桥

几过长桥下,清宵得意行。

风高江水急,月上海潮生。

空迥寒逾峭,更深境过清。

扁舟难久驻,转柂问归程。

(0)

扬州琼花

回忆灵根六十年,秋深恨不见芳鲜。

兹从淮上来千里,非比人间聚八仙。

曾有画图称小异,谅应后土爱孤妍。

或言天杖诚虚语,荣悴中分亦偶然。

(0)

宋南雄挽词

二宋久云远,遗风君庶几。

才华试文战,政誉蔼王畿。

梅岭方腾最,雪溪俄赋归。

情亲今已矣,老泪不胜挥。

(0)

次病足韵

定数无过偶与奇,达人处顺更安时。

不于椿菌量长短,岂为彭殇较疾迟。

虽是一时身有疾,行开九秩寿无期。

外生六十头先白,杖屦相从最得宜。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