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韦 侍 御 赴 上 都 唐 /张 谓 天 朝 辟 书 下 ,风 宪 取 才 难 。更 谒 麒 麟 殿 ,重 簪 獬 豸 冠 。月 明 湘 水 夜 ,霜 重 桂 林 寒 。别 后 头 堪 白 ,时 时 镜 里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书(bì shū)的意思:指通过读书学习,开拓智慧,增长知识。
才难(cái nán)的意思:形容某种才能非常难以获得或具备。
风宪(fēng xiàn)的意思:指君主治理国家的法度和制度,也可指社会上的规范和法律。
桂林(guì lín)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如画,如同桂林山水一般。
后头(hòu tou)的意思:指事情的最后阶段或最后结果。
獬豸(xiè zh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行为端正。
麟殿(lín diàn)的意思:指宫殿中最尊贵、最美丽的殿堂。
麒麟(qí lín)的意思:麒麟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吉祥、祥瑞和美好的事物。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天朝(tiā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帝王的统治下的国家,也指中国。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豸冠(zhì g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乱糟糟的样子。
獬豸冠(xiè zhì g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自负和骄傲。
麒麟殿(qí lín diàn)的意思:指官衙、庙宇等建筑物的大殿或主殿。
- 注释
- 天朝:指代朝廷。
辟书:朝廷发布的诏书。
风宪:指司法公正。
取才:选拔人才。
难:困难。
麒麟殿:古代宫殿名,象征吉祥。
重簪:重新戴上。
獬豸冠:古代官帽,獬豸象征公正。
月明:明亮的月光。
湘水:湖南的河流湘江。
桂林:广西的桂林地区。
寒:寒冷。
别后:分别之后。
头堪白:头发将要变白。
镜里看:在镜子中看到。
- 翻译
- 朝廷发布诏书选拔人才,公正执法的官员挑选不易。
再次拜谒象征吉祥的麒麟殿,重新戴上象征公正的獬豸冠。
明亮的月光照耀湘江之夜,桂林的秋霜更为寒冷。
离别后头发渐白,常常在镜子中看到岁月的痕迹。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的《送韦侍御赴上都》,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
"天朝辟书下,风宪取才难。" 这两句开篇便点出了诗人对韦侍御这位赴上都之人的才能给予极高的评价。"辟书"指皇帝颁布的诏书,而"风宪"则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这里用以形容取才之难,表明韦侍御能够在这样严格的选拔中脱颖而出,可见其才能非同小可。
"更谒麒麟殿,重簪獬豸冠。"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韦侍御即将面临的荣耀和考验进行描绘。"麒麟"在中国传说中是一种瑞兽,出现时常象征吉祥,而这里的"麒麟殿"则可理解为皇宫中的某座宏伟建筑,这里意味着韦侍御将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官场进行活动。"獬豸冠"则是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饰有獬豸图案的帽子,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里提及重簪獬豸冠,暗示韦侍御将要承担更重要的职责。
"月明湘水夜,霜重桂林寒。" 这两句转而描绘出送别之情和自然景物。"月明湘水夜"中的"湘水"常指古代楚地一带,这里与"月明"相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而"霜重桂林寒"则更强化了这种冷清感,通过对夜晚和霜冻景象的描绘,使人不禁联想到送别时难免的情感凄凉。
"别后头堪白,时时镜里看。" 最后的两句诗,则是对韦侍御赴上都后自己将经历之事的一种预设和反思。"头堪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而"时时镜里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青春易逝、须臾老去的无奈感,通过对镜中容颜的频繁审视来强调这种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韦侍御才能的赞赏,也流露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是一篇情真意切、语言优美的送别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戏咏山家食品
牛乳抨酥瀹茗芽,蜂房分蜜渍棕花。
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
疏索乡邻缘老病,团栾儿女且喧哗。
古人不下藜羹糁,斟酌龟堂已太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