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其三》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其三》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

人境两俱夺,倒转舌头说。

四句若为分,昙花枯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倒转(dào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状态或顺序发生逆转,与原来相反。

枯蘖(kū niè)的意思:指树木的干枯的枝条,比喻事物枯萎、失去生机。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舌头(shé tou)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好的人。

四句(sì jù)的意思:四句指的是四个句子,通常用来形容一段话或文章的内容简洁明了。

昙花(t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转瞬即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守卓所作的《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系列之一,具体为第三首。诗中运用了禅宗特有的语言游戏和比喻手法,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

“人境两俱夺”,开篇即以“人”与“境”并提,暗示了超越世俗与自然的双重否定,意味着摆脱了凡尘的束缚与外界的干扰,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倒转舌头说”,进一步强调了言语的特殊性,似乎在说反话或使用隐喻,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语言背后的真实含义。“四句若为分”,则提出了一个关于诗歌结构的问题,似乎在探讨如何将四句话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暗示了禅宗中关于“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哲学思想。“昙花生枯蘖”,最后以“昙花”与“枯蘖”相对比,昙花虽美却短暂,枯蘖虽平凡却长久,以此来表达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语言游戏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禅宗独特的智慧和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释守卓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超越表象、直指本心的禅宗精神,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的深层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赞程宗古承务

庞居士悟心于马驹言下,裴相国得大用于黄檗棒头。

虽相去数百年间,其金声玉振联环不断。

彼时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时有宗古先生仁义礼信。

根于心而能以此心确然履践,佛祖大解脱门诚不让耳。

白云山月未足为齐,寒桧青松堪同大节。

(0)

偈颂六十首·其十六

药山道头,云岩知尾。

虽然头尾相称,要且不知羞耻。

(0)

吴必东请小参后说偈

百草头边千圣眼,一毫端上万重关。

更无佛法并玄妙,堪与知音共往还。

(0)

偈五首·其五

和风习习,膏雨微微。洗开柳眼,秀出花枝。

衲僧闻得呵呵笑,也是宗门第八机。

(0)

送简长师陪黄史君归浙右

相送随旌旆,离情亦万端。

霜洲枫落尽,水馆月生寒。

接话尝茶遍,联诗坐漏残。

归期在岩屋,郡邸想留难。

(0)

病馀用前韵呈魏公

蓬莱仙人双鬓霜,有蔬一豆酒一觞。

长歌劝客声激昂,车如流水门如航。

几生道德为腥香,今年入谢朝明光。

归心有如三宿桑,抱琴一笑江中央。

曰余此琴吾翕张,越山入手脩眉苍。

不容散花来后堂,毗耶室空唯一床。

谁家金钗十二行,春风环佩鸣璆琅。

斯须吐握曾未遑,自谓山稳舟深藏。

不知有力来昏黄,如人裹饭不得尝。

吾宁万籁同敷扬,四时花雨仍纷滂,山高水深未易量。

可人啼鸟声绕梁,六窗濯濯如秋阳。

天人境界谁适当,我自袜线无他长。

唯馀习气不可忘,有时睥睨如无傍。

炉薰茗碗供平章,一机直欲舂其吭。

战酣意定心泰康,依旧尔界还吾疆。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