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守卓所作的《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系列之一,具体为第三首。诗中运用了禅宗特有的语言游戏和比喻手法,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
“人境两俱夺”,开篇即以“人”与“境”并提,暗示了超越世俗与自然的双重否定,意味着摆脱了凡尘的束缚与外界的干扰,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倒转舌头说”,进一步强调了言语的特殊性,似乎在说反话或使用隐喻,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语言背后的真实含义。“四句若为分”,则提出了一个关于诗歌结构的问题,似乎在探讨如何将四句话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暗示了禅宗中关于“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哲学思想。“昙花生枯蘖”,最后以“昙花”与“枯蘖”相对比,昙花虽美却短暂,枯蘖虽平凡却长久,以此来表达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思考,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语言游戏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禅宗独特的智慧和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释守卓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超越表象、直指本心的禅宗精神,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意义、存在价值的深层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赞程宗古承务
庞居士悟心于马驹言下,裴相国得大用于黄檗棒头。
虽相去数百年间,其金声玉振联环不断。
彼时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时有宗古先生仁义礼信。
根于心而能以此心确然履践,佛祖大解脱门诚不让耳。
白云山月未足为齐,寒桧青松堪同大节。
病馀用前韵呈魏公
蓬莱仙人双鬓霜,有蔬一豆酒一觞。
长歌劝客声激昂,车如流水门如航。
几生道德为腥香,今年入谢朝明光。
归心有如三宿桑,抱琴一笑江中央。
曰余此琴吾翕张,越山入手脩眉苍。
不容散花来后堂,毗耶室空唯一床。
谁家金钗十二行,春风环佩鸣璆琅。
斯须吐握曾未遑,自谓山稳舟深藏。
不知有力来昏黄,如人裹饭不得尝。
吾宁万籁同敷扬,四时花雨仍纷滂,山高水深未易量。
可人啼鸟声绕梁,六窗濯濯如秋阳。
天人境界谁适当,我自袜线无他长。
唯馀习气不可忘,有时睥睨如无傍。
炉薰茗碗供平章,一机直欲舂其吭。
战酣意定心泰康,依旧尔界还吾疆。
《病馀用前韵呈魏公》【宋·释宝昙】蓬莱仙人双鬓霜,有蔬一豆酒一觞。长歌劝客声激昂,车如流水门如航。几生道德为腥香,今年入谢朝明光。归心有如三宿桑,抱琴一笑江中央。曰余此琴吾翕张,越山入手脩眉苍。不容散花来后堂,毗耶室空唯一床。谁家金钗十二行,春风环佩鸣璆琅。斯须吐握曾未遑,自谓山稳舟深藏。不知有力来昏黄,如人裹饭不得尝。吾宁万籁同敷扬,四时花雨仍纷滂,山高水深未易量。可人啼鸟声绕梁,六窗濯濯如秋阳。天人境界谁适当,我自袜线无他长。唯馀习气不可忘,有时睥睨如无傍。炉薰茗碗供平章,一机直欲舂其吭。战酣意定心泰康,依旧尔界还吾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867c6dcde6a4c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