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丛薄(cóng b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而稀疏,纷繁而薄弱。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花丛(huā cóng)的意思:指花草丛生的地方,也比喻许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南阳(nán yáng)的意思:指人物志向远大,有抱负,有雄心壮志。
上池(shàng chí)的意思:指能力或技艺高超,超越常人。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欲待(yù dài)的意思:指愿意等待或者期待某个人或某件事情的到来。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 翻译
- 在花丛中穿梭,身影轻盈摇曳,早晚的风霜又能怎样呢。
想要在天下太平时寻求长生不老,南阳的水胜过其他地方的池塘多
- 注释
- 媻娑:形容女子步态轻盈,此处指花丛中的身影摇摆不定。
早晚:早晨和晚上,表示时间的推移。
风霜:自然界的寒冷天气,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太平:社会安定,没有战乱或动荡。
不死:长生不老,永恒的生命。
南阳:古代地名,今河南南阳,这里可能暗指隐居之地。
水胜:水质优良,比喻生活条件优越。
上池:优质的池塘,可能指富含矿物质的温泉或名贵药材产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埴的作品,名为《刘元翁为索赋鞠逸(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平与无奈的感慨,以及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首句“与花丛薄且媻娑”,采用了典型的意象手法,通过与花丛轻柔细腻的情态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满。这里的“花丛”象征着现实世界,而“薄且媻娑”则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状态的无力感。
接下来的“早晚风霜亦奈何”,进一步强化了上一句的情绪,表达了一种面对自然界不可抗力的无助。诗人用早晚的风霜比喻世事无常和个人命运的脆弱。
第三句“欲待太平求不死”,则流露出诗人对久远和平世界的向往,以及希望超越现实苦难,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这里的“太平”是理想状态,“不死”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景。
最后一句“南阳水胜上池多”,通过具体的地名和景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憧憬与追求。南阳作为一个地方被赋予了理想化的色彩,“水胜上池多”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而丰饶的自然美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不满、向往太平以及追求理想生活状态的心路历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弁山
我欲到斯境,岁月良已深。
今晨为兹游,酬我夙昔心。
悠悠冈坂长,惨惨风云阴。
微雨迫短日,飘然洒衣襟。
娄欲还吾驾,去意复难任。
逍遥得所止,林竹自萧森。
素琴不须弹,山水有清音。
邈在樊笼外,尘想何由侵。
况怀冥绝理,去此将焉寻。
他山岂不好,聊尔非所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