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凋谢(diāo xiè)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比喻事物的兴盛逐渐消退。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红翠(hóng cuì)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动人。
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流闻(liú wén)的意思:指消息传播迅速,广为流传。
灭名(miè míng)的意思:灭去名声,消除名誉。
乃是(nǎi shì)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情况的确实、不容置疑。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稀疏(xī shū)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分布不密集,稀少。也可指人群稀疏,人口稀少。
鱼鸟(yú n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稀有的事物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艮对顾亭林《华亭十咏》中第一首的追和之作,通过描绘顾公读书之地的自然景象与环境变迁,表达了对顾公精神的敬仰与怀念。
首句“顾公读书处,乃是林塘居”,点明了顾公曾在此地读书,此处环境幽静,周围环绕着树林与池塘,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学习氛围。
接着,“竹树久凋谢,红翠何稀疏”两句,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竹树不再茂盛,色彩也变得稀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鱼鸟非昔游,风烟尚遗墟”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变化,昔日的鱼鸟不再在此游弋,只有风烟还留有往日的痕迹,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变迁。
最后,“身灭名不朽,流闻千载馀”表达了对顾公虽已离世,但其名声与精神却永存人间,流传千古的主题,体现了对先贤的崇高敬意与缅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顾公读书之地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时间、变迁与永恒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