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五日同圆明老师渡溪西雨作不可回三绝·其一》
《正月十五日同圆明老师渡溪西雨作不可回三绝·其一》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伴师同拄一枝藤,野岸凌兢踏断冰。

老去莫辜元夜眼,试凭江阁看渔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凌兢(líng j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谨慎小心,充满紧张和担忧。

野岸(yě àn)的意思:指野外的岸边,比喻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夜眼(yè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在夜晚能看得清楚,比喻洞察力强,能看穿事物的本质。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渔灯(yú dēng)的意思:渔灯是指在夜晚渔夫用来引诱鱼群的灯火。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上当受骗。

元夜(yuán yè)的意思:元夜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

一枝藤(yī zhī t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力量虽小,但因为能够借助外力或其他因素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老师一同在风雨中渡过溪流的情景,展现了老年的坚韧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首句“伴师同拄一枝藤”,生动地刻画出两人携手共进的形象,藤杖象征着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依靠与支持。接着,“野岸凌兢踏断冰”一句,通过“凌兢”和“踏断冰”的细节,展现了渡河过程中的艰难与勇敢,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寓意。

“老去莫辜元夜眼”,表达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里的“元夜”指的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团圆与光明。诗人希望即使在老年,也不应错过这样的美好时刻,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一句“试凭江阁看渔灯”,则将视角转向了江边的阁楼,想象着在雨后的夜晚,江面上渔灯闪烁的景象。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与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怀念,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送僧瑀楚南住灵岩寺分题得披云台

古寺香台客到稀,閒云无伴待师归。

霏霏偏解护禅榻,片片宁堪补衲衣。

舒卷任缘那有碍,去留无著总忘机。

讲时应有神龙听,化作遥天法雨飞。

(0)

胡祭酒索写洪厓图依韵奉荅辞之·其二

才过中年又晚年,一身多病已颓然。

漫将诗酒愁边遣,不复毫缣醉里颠。

数叶竹梢承雨露,一拳苔石寄风烟。

若言貌得洪厓景,仙迹犹难我辈传。

(0)

重庆道中苦热

地近瘴乡秋暑热,客行长日汗流腮。

草蒸恶气薰人醉,马蹴飞尘扑面来。

望近驿楼思偃息,行当山路苦萦回。

虚怀漫有相如渴,深愧应无作赋才。

(0)

送解大纪游北京

黄金台下路,曾是旧都城。

此去壮游乐,能忘远别情。

垆姬留客醉,商犬护车行。

登览诗千首,多应吊古成。

(0)

题画鱼

上池生绿冰初泮,暖逼小桃红欲半。

纤鳞犹得泳恩波,何异鲲鲸运溟瀚。

变化逢时底用媒,相忘蘋藻且徘徊。

为龙闻说劳行雨,秪恐禹门雷电催。

(0)

题枯木修篁图

老干昂霄几千丈,天籁时闻夜声响。

一竿修竹共萧森,复托丝萝半空上。

寒姿久抱幽人贞,良材孰肯摧为薪。

总令匠氏未相遇,故山风雨年年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