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鼻(bā bí)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自负,过于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高度自负。
毕竟(bì jìng)的意思:表示最终、归根结底的意思,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或总结。
达磨(dá m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头脑、没有智慧、愚笨。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会得(huì de)的意思:指能够领会、理解某种道理、道理的人。
静处(jìng chǔ)的意思:指安静的地方,没有噪音和干扰的地方。
境界(jìng jiè)的意思: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具足(jù zú)的意思:指具备完备的条件或资源,能够满足需要。
面壁(miàn bì)的意思:指被迫退隐或受到严厉惩罚,不能再参与社会活动。
闹市(nào shì)的意思:指繁忙、喧嚣、热闹的市场或街道。
普化(pǔ huà)的意思:普通人的化身,指普通人。
若是(ruò shì)的意思:如果是,假如,如果
少林(shǎo lí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具有极高的武术水平或出色的技能。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显示(xiǎn shì)的意思:显露在外的事物或表现。
向上(xiàng shàng)的意思:朝着高处或更好的方向发展或前进。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中境(zhōng jìng)的意思:指中间的地方或状态。
- 鉴赏
这首宋朝禅宗僧人释道璨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禅理。"静处具足闹中境界,闹处显示静中消息",揭示了宁静与喧嚣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内在联系,即在寂静中寓含着动态的生命力,而在热闹中亦能体验到内心的平静。达摩面壁和普化摇铃的故事,象征着修行者在不同环境中坚守内心,无论身处何种境况,都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暗示观察者的心灵超越表面现象,直指事物的核心和真理所在。"若是向上巴鼻",进一步强调修行者的目光和心思应指向内在的自我提升,而非外在的表象。
最后的"毕竟何曾会得",则是对那些未能真正领悟这一道理的人的点醒,表达出禅修的真谛并非仅靠言辞或行为所能完全传达,而是需要个人亲身实践和体验。整体上,这首偈颂引导读者体悟禅宗的静观智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剡溪书屋
朝望青山云,夕望剡溪月。
我思剡溪人,欲载剡溪雪。
笑杀山阴王子猷,一时兴尽回扁舟。
早识山中有羊仲,放船也作东吴游。
羊家结屋溪南住,正是好山环碧处。
门前水涨柳花湾,钓船一夜高于树。
阿翁看山不下堂,两儿翩翩如凤凰。
大儿才力健,射策登朝行。
小儿天姿高,十五工文章。
至今双髻亭亭削寒玉,玉带蜿蜒走崖谷。
读书声隔碧萝间,夜夜虹光照秋屋。
翁今岁晚江上归,有约明年寻剡溪。
野航载山不载雪,系在屋东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