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彭叙古·其一》
《挽彭叙古·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年过二十工书法往往挥毫逼古人。

身被君恩无一岁,可怜埋玉楚江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逼古(bī gǔ)的意思:指逼近古人的智慧和水平,比喻人的学识、才能超过了古代先贤。

楚江(chǔ jiāng)的意思:楚江是指中国古代楚国的江河,用来比喻英雄豪杰。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挥毫(huī háo)的意思:挥毫是指用毛笔挥动,表示书法家挥毫泼墨,意味着写作或创作的动作。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埋玉(mái yù)的意思:指隐藏或埋没了宝贵的才能、财富或机会。

书法(shū fǎ)的意思:形容知识渊博,学问广博,深奥广大。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挽彭叙古(其一)》,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对其才华的赞叹。

首句“年过二十工书法”,点出逝者在年轻时便已展现出卓越的书法技艺,二十岁之后更是炉火纯青,能够达到与古人比肩的境界。这不仅赞扬了逝者在艺术上的天赋与努力,也暗示了其早逝的悲剧性。

接着,“往往挥毫逼古人”一句,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在书法领域的成就,他的笔触和作品几乎可以与古代大师相媲美,显示出其非凡的艺术造诣和影响力。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身被君恩无一岁,可怜埋玉楚江滨”则转向了对逝者命运的哀叹。尽管他得到了君王的恩宠,却仅仅一年的时间,便因不幸而离世,最终葬身于楚江之滨。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逝者英年早逝的惋惜,也暗含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才华的赞美和身后命运的哀悼,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生际遇的同情。杨士奇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哀而不伤的画面,让人在欣赏诗歌之美时,也不禁为逝者的人生轨迹感到唏嘘。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风流子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叹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

(0)

送张无梦归天台山·其二

紫皇宫阙罗高清,花虬玉凤围墉城。

长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缥缈喧相迎。

栖真何必抛尘网,飙轮万里时来往。

张公结庐天台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天子好道思崆峒,欲使亿兆归庬鸿。

凤台峨峨十二重,先生忽造明光宫。

无为清净化可守,能助羲轩致仁寿。

共羡乘蹻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

(0)

暮春

草带全铺翠,花房半坠红。

农家榆荚雨,江国鲤鱼风。

堤柳绵争扑,山樱火共烘。

长安少年客,不信有衰翁。

(0)

宴清都

细草沿阶软。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

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罗帏绣幕高卷。

又早是、歌慵笑懒。

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堪叹。

傅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

青丝绊马,红巾寄泪,甚处迷恋。无言泪珠零乱。

翠袖滴、重重渍遍。故要知、别后思量。归时觑见。

(0)

寿蹇用叔姻翁总干

明知少府是神仙,金水何须挂彩鞭。

喜喜欢欢游两幕,平平稳稳过三年。

红莲照水香仍旧,绯枣团秋味正圆。

兰玉已堪华晚节,更寻小圃菊花天。

(0)

池口下小港遇大风·其三

水本无声风作声,何心坎止与流行。

掀天不碍翻洪浪,到海须知有去程。

可以东西形暂激,不容轩轾性元平。

悬知读易如程子,舟压银涛胆不惊。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