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竞(bù jìng)的意思:不争斗,不争夺。
常令(cháng lìng)的意思:指常常教导人的言行,常常提醒人应该注意的事情。
峨峨(é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反常(fǎn cháng)的意思:与正常相反,异常。
奉行(fèng xíng)的意思:奉行指遵循、执行某种信念、原则或政策。
金镜(jīn jìng)的意思:金色的镜子,比喻反映事物真实面貌的东西。
六气(liù qì)的意思:指人的神态和气质,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风度。
强盛(qiáng shèng)的意思:强大而兴盛,形容力量或势力强大、繁荣昌盛。
人命(rén mìng)的意思:指人的生命。
盛夏(shè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最繁盛、最热烈的时期。
生灵(shēng líng)的意思:指生物、有生命的存在。
时令(shí lìng)的意思:指某个特定的季节或时期。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土功(tǔ gō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或专业知识的技能或工作,凭借个人经验和实际操作掌握的技能。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王风(wáng fēng)的意思:指古代君王的风度和风范。
为政(wéi zhèng)的意思:指担任政府职务,治理国家。
物性(wù xìng)的意思:指事物所具有的特定性质和性能。
象魏(xiàng wè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和内在不相符合。
悬法(xuán fǎ)的意思:悬法是指法律规定的案件在裁决之前,被暂时搁置或中断。
彝伦(yí lún)的意思:指河山的美景或人物的风采。
一反(yī fǎn)的意思:指与原来的情况、态度相反或完全不同。
周汉(zhōu hàn)的意思:指人勤奋努力,办事认真踏实。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自为(zì wèi)的意思:自己为自己负责,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 翻译
- 一年共有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法则。
国君发布命令,臣子执行,这叫做把握金镜般的治理之道。
由此顺应天地六气,万物得以自然生长。
一旦时节规律违背常规,众生就会受到灾害。
周朝和汉朝道德渐衰,王道不再竞争激烈。
接着是晁错被杀,诸侯势力愈发强大。
各地法律不统一,四季自行管理各自的事务。
盛夏还进行土木工程,春季却滥杀无辜。
谁能挽回这种失序?期待您来辅佐国家。
巍峨的象魏宫门,象征着公正的法制在高悬。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时政失序、社会动荡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秩序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当时乱象的批评。诗中的“君出臣奉行,谓之握金镜”表现了对理想君臣关系的赞美,而“周汉德下衰,王风始不竞”则揭示了历史上的政权衰微与礼制失衡。在“百里不同禁,四时自为政”一句中,诗人通过指出地方割据、各行其是的现状,反映了中央集权不足的问题。最后,“谁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表达了对能够挽救时局、重建秩序之君主或贤臣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诗人的政治理想。白居易以其平民化的文学观念著称,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希望文学能够反映社会、批评时弊的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知音
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向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星汉渐移庭竹影,露珠犹缀野花迷。
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