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悼亡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内心的孤独寂寞。首句“每出身如梦”,描绘出诗人每次出门在外,仿佛置身梦境,现实与幻境交织,反映出生活的虚无感。接着,“逢人强意多”写出了诗人试图强颜欢笑,与他人交往,但内心深处却难以排解丧亲之痛。
“归来仍寂寞”直接点明了诗人回家后的孤寂,无人能理解他的悲痛。“欲语向谁何”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人可诉说的苦闷,表达出深深的哀思。后两句“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通过窗外冷清的环境和孤零零的萤火虫、飞过的孤雁,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尽的思念。
最后,诗人感慨“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认为世间再无比失去亲人更痛苦的事情,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几乎将他消磨殆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悼念亡者时的深深哀愁和生活中的孤寂无奈。
世途日纡局,达士随所遭。
侯生隐抱关,朱亥匿鼓刀。
鼓刀实贱役,抱关非崇寮。
煌煌魏公子,车骑来招要。
虚左大梁席,执辔夷门郊。
堂中众宾客,错愕起相嘲。
宁知救赵日,叱咤风云高。
窃符出中禁,奋椎夺前矛。
伟哉却秦绩,百代称雄豪。
言怀卧龙叟,思窥三顾庐。
行徒肃车马,遂出襄樊墟。群山何峻?,树木纷萧疏。
隆中盘绝险,曲折回行舆。
披莽延邃历,仄趾遵岩圩。
攀扪陟中巘,始若承门除。
址迹辨髣髴,径磴交阴渠。
浏浏六角井,瓦甓中堙淤。
往事既沉泯,巨庙空翼如。
惟昔贤杰人,匡济偃穷居。
躬耕辞乱世,匿景逃空虚。
时哉不我与,逍遥乐只且。
岂复慕闻达,意足无愿馀。
桓桓汉先主,英略本夙储。
神知既相授,感会风云舒。
屡驾讵言枉,数论心已抒。
奇功从此奋,大业同策驱。
志存六合抚,力褫群魄沮。
炎命虽中殄,厥义彰简书。
咄哉鄙俗士,噆议徒呿嘘。
不观成败理,愚哲并草苴。
徙倚当世故,三叹弥愁予。
《隆中》【明·尹台】言怀卧龙叟,思窥三顾庐。行徒肃车马,遂出襄樊墟。群山何峻?,树木纷萧疏。隆中盘绝险,曲折回行舆。披莽延邃历,仄趾遵岩圩。攀扪陟中巘,始若承门除。址迹辨髣髴,径磴交阴渠。浏浏六角井,瓦甓中堙淤。往事既沉泯,巨庙空翼如。惟昔贤杰人,匡济偃穷居。躬耕辞乱世,匿景逃空虚。时哉不我与,逍遥乐只且。岂复慕闻达,意足无愿馀。桓桓汉先主,英略本夙储。神知既相授,感会风云舒。屡驾讵言枉,数论心已抒。奇功从此奋,大业同策驱。志存六合抚,力褫群魄沮。炎命虽中殄,厥义彰简书。咄哉鄙俗士,噆议徒呿嘘。不观成败理,愚哲并草苴。徙倚当世故,三叹弥愁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367c66e1ae5d58681.html
天驷粲寒芒,青腰骋素妆。
珠帘银蒜白,金井碧梧黄。
汉署宵钟彻,胡庭晓角长。
礼貂无暖色,坐待烛龙光。
高堂流月明,万籁不到耳。
座中有客元龙孙,为我焚香弹绿绮。
初调春鸟鸣,宛转似得春风情。
再弄秋风起,离鸿声断衡阳渚。
师孔虽云亡,君今得其旨。
须臾忽变风雨来,飞湍急濑争喧豗。
又变文姬胡笳拍中语,离车出关声绕指。
移宫换羽恨绵绵,尽在君臣数弦里。
猗兰久不操,大雅久不闻。
请君为我拂拭弹南薰,使我一听清心魂,落花飞絮春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