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风响(fēng xiǎng)的意思: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可用来形容传闻或消息传播的迅速。
荷衣(hé yī)的意思:荷花的衣服,比喻贫贱之人的衣着。
开白(kāi bái)的意思:指事情刚开始,尚未发展到深入阶段。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下客(xià kè)的意思:指乘客在车辆或船只上到达目的地后下车或下船。
响泉(xiǎng quá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宏伟,像泉水一样响亮。形容歌声、演讲等声音悦耳动听。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道士与来访者吴山人的互动,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悠然见南山”引出画面,仿佛诗人不经意间抬头,便望见了远处的山峰,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感。“眷此山下客”则表达了对吴山人的亲近之情,暗示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
接下来的几句“烟萝牵荷衣,清风响泉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景象:烟雾缭绕的藤蔓与山人所穿的荷衣相映成趣,清风拂过,泉水与岩石发出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种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向往。
“有时忽长啸,山开白云夕”进一步展示了山中道士的生活情趣。长啸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似乎在呼唤着自然界的回应,而夕阳西下时,山峦被云雾环绕,更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一场景不仅表现了道士的自由洒脱,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
最后,“童子出门去,阶头破苔迹”以一个细节收尾,通过童子的活动,侧面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简单与纯粹。破苔迹或许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但同时也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未被破坏的状态,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真实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苏养直寄黄元功
男儿当骑生马驹,不但词赋凌三都。
愿从北地傅介子,西吞青海东元菟。
一行作吏不称意,人间险过宫亭湖。
黄郎里中同队鱼,十年太学随诸儒。
春风不作霄汉梦,秋雨漫肥瓜芋区。
一身长寄白鸥境,千字快扫青松腴。
风埃空忆大梁别,尺书不到云泉居。
似闻骐骥尚伏枥,饥鹰未饱谁能呼。
清江上有仙人庐,何时十幅西风蒲。
与君杖屦日来往,浊醪可解饥寒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