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近(ā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近,安全可靠。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道长(dào cháng)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言行正直的人。
发颖(fā yǐng)的意思:指人才显露出来,显示出聪明才智。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胡来(hú lái)的意思:胡乱行动,没有条理或目的地做事。
花气(huā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温文尔雅。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撩人(liáo rén)的意思:迷惑、引诱、吸引人的表情或举止。
南渡(nán dù)的意思:指古代人民或军队由北方渡过江河南下,特指历史上刘备率军南渡长江,意味着转危为安,重获胜利。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醺醺(xūn xūn)的意思:形容喝醉的状态或者酒后的神情。
玉烛(yù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珍贵。
正风(zhèng fēng)的意思:纠正错误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的风气。
诸君(zhū jūn)的意思:诸君是一种敬称,用来称呼多人,表示对众人的尊重和礼貌。
- 翻译
- 寒冷的树枝在寅时展现出新芽,如玉的蜡烛刚刚点燃,预示着七日新春的到来。
江面上的云渐渐散开,似乎在期待大雁回归,醉人的花香已经撩动人心。
不要说胡人入侵,长安已不在身边,年岁渐长只觉时光匆匆,每个甲子都令人惊讶。
南渡的朋友们暂且持剑读书,北方的朝廷宫阙正处在战乱之中,满目风尘。
- 注释
- 寒梢:寒冷的树枝。
发颖:展现出新芽。
玉烛:如玉的蜡烛。
调:点燃。
七日春:七日新春。
稍稍:渐渐。
江云:江面上的云。
回雁:大雁回归。
醺醺:醉人的。
撩人:撩动人心。
胡来:胡人入侵。
长安:长安城。
老去:年岁渐长。
甲子:每十年为一个甲子。
频:频繁。
南渡:南渡的人们。
书剑:读书和佩剑。
北宸:北方朝廷。
双阙:宫阙。
风尘:战乱中的尘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的《己酉人日》,描绘了冬末早春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寒梢发颖斗临寅”写出了冬末树木枝头新芽初生,如同在寅时与寒冷抗争的情景,展现了生机勃发的早春气息。次句“玉烛初调七日春”中的“玉烛”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七日春则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珍贵。
第三句“稍稍江云欲回雁”描绘了江面上云彩渐散,大雁开始北归的场景,暗含时光流转之意。第四句“醺醺花气已撩人”则通过醉人的花香,渲染出春天的甜美与撩人。
第五句“胡来莫道长安近”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担忧,提醒人们不要因长安看似接近而忽视了外患的威胁。第六句“老去空惊甲子频”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老去的感慨,甲子频即频繁过六十岁,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南渡诸君且书剑,北宸双阙正风尘”以南渡的朋友们尚需持剑读书,准备应对北方战乱的局势,而京都的皇宫此刻正笼罩在战乱的烟尘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士人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宿峻极中院
晨游开母祠,暮抵紫虚谷。
千峰挂夕阳,犹指中寺宿。
山空无人声,暝色满草木。
乱石碍饥马,荒榛走惊鹿。
深林怪禽号,绝壑山鬼哭。
照涂藉流萤,呻吟愧僮仆。
乙夜扣禅扉,孤灯耿幽绿。
犹疑梦寐中,对榻眠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