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东 堂 竹 宋 /陈 著 种 来 三 世 远 ,一 片 绿 猗 猗 。节 直 清 自 见 ,心 虚 高 不 知 。宁 求 千 亩 富 ,足 与 七 贤 期 。要 得 龙 孙 茂 ,封 培 无 已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龙孙(lóng sūn)的意思:指有出类拔萃的子孙,也可用来形容有才华出众的后代。
七贤(qī xiá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七位有道德修养、品德高尚的贤人。
千亩(qiān mǔ)的意思:形容田地面积广阔。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无已(wú yǐ)的意思:没有止境,无法满足
心虚(xīn xū)的意思:心里有所隐瞒或有愧疚感。
要得(yào de)的意思: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或结果。
猗猗(yī yī)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繁盛。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直清(zhí qīng)的意思:直接而彻底地清除、清理
自见(zì xiàn)的意思:自己看得见。形容事物显而易见,不需要别人多加说明。
- 翻译
- 历经三生三世的遥远,一片翠绿生机盎然。
竹节挺直清白可见,内心空灵高洁不显。
宁愿追求千亩竹林的丰饶,只求能与贤者共度时光。
期待竹林繁茂如龙孙,呵护培植永不停歇。
- 注释
- 种来:种植。
三世:三个世代。
绿猗猗:翠绿茂盛的样子。
节直:竹节笔直。
清:清白。
自见:自然显现。
心虚:内心空灵。
宁求:宁愿期望。
千亩富:大片丰饶的土地。
七贤:指贤德之人。
龙孙:竹子的嫩芽,比喻后代。
茂:繁茂。
封培:培植保护。
无已时:没有停止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东堂竹》,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品质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种来三世远,一片绿猗猗",开篇两句描绘了竹子的来历久远和生机盎然,暗示其历经岁月沉淀而依然翠绿繁茂。
"节直清自见,心虚高不知",竹子以其挺拔的节和空心的特性,象征着高洁的品性和谦逊的胸怀,诗人借此赞美竹子的高尚情操。
"宁求千亩富,足与七贤期",诗人表达了对竹子的期待,宁愿其繁茂如千亩之广,也不仅限于物质财富,更希望它能像古代贤人一样,成为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最后两句"要得龙孙茂,封培无已时",寓意要保持竹子的繁盛,就需要不断地呵护和培养,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珍视和对持续努力的倡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竹子寓言,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崇尚和对不断进取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