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后日(hòu rì)的意思:指未来的某一天,即明天以后的日子。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筋力(jīn lì)的意思:指体力、力量的强大。
井臼(jǐng jiù)的意思:比喻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力量。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 翻译
- 北湖居士年事已高,往后必定会衰老损坏。
这一生在何处寻找庵庙的粮食,突然间衰老损坏又该如何应对呢?
不如放弃阅读佛经,早晚粗茶淡饭,像我一样过日子。
如今连力气都没有,无法打水舂米,醒来后只想饱听黄莺的鸣叫。
- 注释
- 北湖居士:指诗人自己,居住在北湖边的隐士。
已老:年纪大了。
后日:未来。
悬知:预料。
老坏:衰老损坏。
庵粮:指修行或隐居所需的生活物资。
忽然:突然。
奈:应对,怎么办。
罢读:停止阅读。
瞿昙书:指佛经,瞿昙是佛陀的姓氏。
二时:早晚。
予糊:像乞丐一样简单生活。
筋力:体力。
井臼:汲水和舂米的工具,代指家务劳动。
鸧鹒:黄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和困境有着深刻的感慨。"北湖居士端已老"一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孤寂的场景,隐士在北湖畔,已经步入晚年,形体也开始衰弱。紧接着的"后日悬知有老坏"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健康状况的担忧和无奈。
"此生何处办庵粆"则表达了隐士对于今后生活来源的困惑,他不知道如何才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而接下来的"忽然老坏可复奈"更是深化了这种无力感,面对突如其来的衰老和身体的虚弱,隐士感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
然而,在诗人看来,与其在日常琐事中耗费心神,不如放下尘世的纷争,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不如罢读瞿昙书"表明了隐士对于佛学的追求和向往,而"二时粥饭学予糊"则是对生活简单化的一种追求,即使是最基本的饮食,也希望能够简单而纯净。
最后两句"都无筋力堪井臼,睡起饱听鸧鹒呼"描绘了隐士已经失去了体力的现状,他甚至连打水磨谷物的力量也没有,只能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后,躺下聆听鸟鸣,这种境况无疑是对生命力度减退的一种无奈接受。
整首诗通过隐士的自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态。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却有一份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佛法的追求,这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一种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