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竹闻樵斧,临流见塔灯。
杖轻时自倚,山好不曾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独特韵味。
首句“隔竹闻樵斧”,以竹林为背景,远处传来的砍柴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临流见塔灯”一句,将视线引向山下的塔庙,灯火在水中倒映,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
“杖轻时自倚,山好不曾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即使不登山,也能感受到山的美好。杖轻自倚,或许是在山间漫步,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光。
“立石清于鹤,浮槎懒过僧”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静谧与纯净。立石仿佛比鹤还要清逸,浮槎(木筏)懒得去打扰过路的僧人,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前畴新雨后,溪水蘸垂藤”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溪水轻轻触碰着垂下的藤蔓,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