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
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风廊(fēng láng)的意思:指风吹得非常猛烈的地方。
归程(guī chéng)的意思:指返回原来的地方或归还的路程。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留别(liú bié)的意思:离别时的告别留言或告别行为。
轻舆(qīng yú)的意思:轻便的车辆,形容行动迅速、轻盈灵活。
迢遰(tiáo dì)的意思:迢遰指的是行走缓慢、路途遥远的意思。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晓行(xiǎo xíng)的意思: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清楚,行动也非常得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黄昏时分停留于古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和情感的抒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境界。首句“黄昏投古寺”,设置了整个诗歌的氛围——一个静谧而神秘的晚间时光,诗人来到了一个古老的庙宇。紧接着,“深院一灯明”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与孤独感,一盏灯在深邃的寺院中显得尤为突出,象征着智慧与希望的光芒。
接下来的“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古寺周围的自然景观。水砌,即由石块或木材在河滨堆叠而成的小堤,这里用以形容古寺前的清澈溪流。长杉排列,营造出一道生动的绿色屏障。而风廊中的败叶鸣响,则通过声音传达了秋天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绪。
“山云留别偈”一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即将离去之地的不舍与依恋。王事速归程,则透露出诗人有迫切的世俗任务需要返回,这里“王事”可能是指官务或其他紧急的公共事务。
最后两句,“迢遰罗源路,轻舆候晓行”,描绘了诗人在清晨等待天亮后启程的场景。罗源路漫长而曲折,轻舆则是指轻便的小车,候晓行意味着诗人将会在破晓时分继续他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寺院及其周遭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深邃宁静而又不乏动感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行程与归属的复杂情感。